午夜电子情:什么是混得好?
前年的春节,我去参加了高中同学毕业后的第一次聚会,聚会后一位因事无缘参加的同学问我:"咱们同学里谁混得最好?"这个问题着实让我愣了一下,同学中有自由职业者、有自己办企业的老板、有打工的职业经理、有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有政府部局委办所等部门的干部、有农民、工人、司机、医生、银行职员等等,但到底谁算混得好呢?该以何指标衡量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反问提问者,他也一愣,笑了说"也是,是不好回答。"
在我们心里,出头露面、经常被别人求着办事、有下属被支配、有支配公家财务的权力、有足够的钱花、有较高的学历、享受过别人很少享受的东西(如出国、被高级人物接见)都是让人艳羡的事情,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其实这些所谓的混得好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当事人因为经历的事情受人尊重和羡慕、并且从中得到了自我满足,具有了这两个特征算是混得好了。
那作为一个人来说想混得好应该如何做呢?这些先从混得好的内容说起。
混得好首先是一种社会行为,不符合社会主流的事情,你做得再出色,在别人眼里也不叫成功,也不会被大家认为混得好。比如袁隆平教授在倾其一生的高产稻研究中,在一所农技职业学校教师的岗位上从事着也许根本就是瞎忙毫无结果的研究的时候,谁会认为他混得好。我见过农村里一些追求文学、研究药学等非农业学科的人,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就是"瞎鼓捣,粮食不够吃,缺钱花,没能耐",但是在78年恢复高考后,就是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又赢得了不少眼球。所以说要想追求混得好的感觉,首先要学会选择,选择能使你的成就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事也去做,这样做成了,来自人们的羡慕和尊重就有了,说你混得好的人就多了。
但是注意,这种价值观是会随时间、时代、环境而变化的,今天混得好的不代表明天好,今天不行的也未必明天还不行,我小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看牲口棚的人,在生产队的牲口棚里,冬天可以拿公家的柴禾随便烧炕,暖暖和和的,一天八个工分,而我的母亲一位朴实勤奋的劳动妇女,每天也只有4-6个工分,还累死累活的,那时为生产队跑业务的、看牲口棚的、记帐的、村干部就是混得好的。后来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的规则下新的价值观诞生了,有的人辛辛苦苦忙一年,可收成就是不好是被人笑话的;好吃懒做不干活也是被人笑话的;这时候掌握种地技巧的人就是混得好了。再后来90年代,改革开放,经商做生意的挣钱快不缺钱花得人在农村里成了混得好的人;到现在考上大学有知识在城市里工作的人算是混得好的了;其实我相信混得好的概念在未来的10年同样还会持续地发生着变化,想一直保持混得好的感觉是有点困难的,我们只能自行策划我想在哪段时间混得好,然后预估那个时候的主流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然后从今天开始选择将来会被大家羡慕的专业方向,然后潜心走下去,到那个时候,你也有了结果,这个结果又被社会认同了,你就成功了,就算混得好了。
总结起来有两点:混得好不能永久的,是有时效性的,它是以时间为变量的一个函数;混得好的前提是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评价标准。
我的导师是一位在上海地区在某专业领域中有些名气的教授,他曾经和一位同学坐而论道,学生讲"老师,您是不知道在官场上那种前呼后拥,被人请示的那种感觉,公开讲话的时候,会场里几百双眼睛盯着你的时候,感觉不要太好吆",但我的先生不这样想,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他在拿到一个科研基金、请到一位名教授、发表一篇文章、出一本书、做出一些实验结果的时候,他描述时的神采能让人感觉得到的那种快乐和成就感。在一些科研单位,掌握权力的行政干部不被人看得起,掌握技术的人才被人羡慕,但到了外面,有职位的人被人前呼后拥,技术的人才门前冷落鞍马稀,在不同的环境中,混得好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这是混得好的地域性,第二个结论是:混得好也是以空间为变量的一个函数。
虽然上面讲了半天如何去实现混得好,但千万不要以为我很支持这种追求,下面的就是反驳观点。
混得好其实是一种个人心理的自我满足,别人觉得你混得好与不好,从客观实际来讲,对你本人能有什么帮助吗?我看除了麻烦之外大概不会有其他,为什么说是麻烦呢?在别人眼里混得好的,你就有能力帮助他人,如果你真有这个能力还好,如果没有的话,在别人求到的时候又不愿跌份,就只好自己坐蜡了。
前几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小品"有事您说话",讲的是一个下层的北京人,为了能获得尊重,大肆渲染自己能买到卧铺车票,于是乎,领导同事亲戚朋友同学都来了,大过年的背着铺盖卷到北京站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