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北斗“星罗棋布” 产业面临考验

北斗“星罗棋布” 产业面临考验

时间:10-10 来源:中国电子报 点击:

由于近两年将是北斗卫星的密集发射期,北斗二代系统的服务支撑能力将快速完善,各行业相关应用也将陆续规模启动。"根据我国北斗系统的建设状况以及其他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情况,我国导航终端将从过去以美国GPS产品为主,发展到北斗一代多模机的过渡产品,而未来必然向北斗二代兼容型方向发展。"赵伟说。

产业进入全力投入期

伴随着北斗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行业相关应用将陆续启动,产业链也粗具雏形。"我们预计明年初就到了考验产业链能力的关键时候了。"赖奕惠说,"如果想要在北斗导航产业链上有所作为,目前企业就必须投资介入了,现在再不介入的话,以后肯定就晚了。"与此同时,企业也要非常谨慎,全盘衡量。赵耀升表示,企业要考虑自身的技术基础,并且一定要与应用相结合,成功率才会提升。

在北斗产业链上,行业人士一致认为接收机芯片是最关键的环节。北斗导航系统架构好了,天上的卫星数目够了,所有的应用就要看地上的接收机了,此时接收机的心脏--- 接收机芯片成为最核心的技术。"以前我们从国外拿来一些硬件‘攒’一下,但北斗要解决基础问题,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这是一个比计算机还要大得多的市场。"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峻林说。根据国际上的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00年到2030年是卫星导航的高速发展期,也是产业化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接收机芯片会不断推陈出新,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CPU从286、386、486到奔腾那样不断更新一样。

曹冲认为,芯片、板卡占到导航设备价值的50%~65%。在北斗二代组网之后,兼容北斗二代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芯片将占到卫星导航芯片市场的30%以上,因而与北斗二代相关的芯片与模块的制造产业将产生约70亿元的收入。

据记者了解,目前虽然有多家企业、产学研机构投入该项工作,但在北斗基带芯片方面真正实现量产或已进入终端设备的只有北京722研究所、北京东方联星和广州泰斗微电子;在射频芯片中,只有南京广嘉。北京北斗星通发布了"四合一"的基带芯片,即将量产。"多模芯片是大势所趋。但因为伽利略卫星导航正式运营时间被一再推迟,而俄罗斯GLONE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设计难度比较大,因而厂商要关注北斗+GPS的双模系统。"曹冲介绍道。

除了芯片行业,国内的解决方案环节还没有起步,需要投资介入。

同时,在终端产业链环节,特别是民用市场,终端企业多持观望态度。"一方面,北斗芯片还比较少,模块的稳定性还要考量。同时,大众的消费观念的改变也要有一个过程,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使用GPS产品了。而且,北斗模块的价格也比较高。"依爱销售总经理刘先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此外,很多大企业因为北斗系统的卫星还不够全,因此在北斗导航上还没有什么规划。"我们很无奈,不能坐等市场起来,所以现在自己既做芯片,也做解决方案,甚至做系统运营应用的大方案,去引导行业应用。"赖奕惠说,"我们目前做的是进一步提升GPS能做的应用,并把北斗带进去。"泰斗微电子提出了车联网的概念,并且做出了全套方案。

鉴于目前的状况,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包括腾讯、百度等的广义运营商以及铁路、交通、码头等各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如何利用北斗系统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也要提前提出系统的规划。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