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狂热追捧背后 移动支付仍存两大难题

狂热追捧背后 移动支付仍存两大难题

时间:04-11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点击:

在近日召开的"2010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参会各方都因日渐增长的移动支付市场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力争分得一杯羹。但是移动支付暂无统一标准和用户担忧安全问题的现状使得移动支付高调起步的身姿略显"蹒跚"。
标准不一 多方竞跑

  移动支付也就是手机支付,简而言之,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完整意义上的手机支付,应当能实现远程和近场支付、大额和小额支付;应用领域不仅能替代原有银行卡使用的范围,还能涵盖银行卡使用不便的场合。

  据了解,目前手机支付方式有两种:第一种途径是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用户在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支付了这一费用;第二种途径是费用从用户的银行账户(即借记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该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将用户的银行账号或信用卡号与其手机号联接起来。

  另外,作为手机支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主流的近距支付解决方案有四种,包括NFC、RFID -SIM、SIM Pass和智能SD卡,目前,中国移动选择了RFID -SIM技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选择了SIM Pass技术,而中国银联选择了智能SD卡解决方案。

  "目前倘若使用移动支付,现在面临是换卡还是换手机的问题。"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何国凡对中国商报记者说道。NFC的最大缺陷在于用户若要使用手机支付,必须更换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而中国移动目前主推的基于2.4GHz的RFID-SIM和NFC相比,用户只需换SIM卡,免去了更换手机的麻烦。

  事实上,运营商之间乃至运营商和银联之间的手机支付硬件标准都存在差异,使得国内手机支付的未来市场很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可以看到的是,工信部开始有意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据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透露,目前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正在积极协调,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筹备下一步的标准制定工作。

  另外,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亦表示,未来中国一定要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我们的产业无法应对多种标准需求,产业太分散,不可能形成规模与合力。"据她透露,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目前正在开展移动支付标准体系研究和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有意思的是,运营商和银联之间的合作已经初露端倪。

  在"2010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举办的同一天,由中国银联携手工行、中行、建行、交行、长沙银行推出的金融标准长沙市民卡正式亮相。同时,以长沙市民卡为载体,中国银联和中国联通在湖南共同推广银联手机支付业务。

  据了解,此次首发的金融标准长沙市民卡,初步开通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动圈存(即充值)、公交乘车支付、手机支付、水电煤气电话缴费、超市购物、快餐店支付等。其优势在于脱机消费、免输密码,类似公交IC卡一样便捷,让城市一卡通成为现实。

  谁为"安全"护航

  手机支付有什么优势来争取更多的人参与和使用呢?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认为,相比传统的支付方式,手机支付的优点非常明显:最关键的一点是目前手机用户已经突破7.5亿,就家庭渗透率而言,早已达到95%以上,与用户对支付的需求性相当一致。

  但是,倘若用户手机丢了,如何保证其他人无法使用其手机进行刷卡消费?如何保证手机账户里的资金安全?关于安全的问题已经成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处理器架构厂商ARM安全解决方案部市场经理RobertBrown表示,过去业内大多数都关注卡交易的安全问题,而手机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只有实现了卡、手机、第三方支付方案的全程安全,才能真正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述分析师王留生亦表示,尽管手机支付优势明显,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由于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和缺乏吸引力较强的支付应用,用户目前对手机支付业务的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为进一步推进手机支付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关服务提供商必须在手机支付业务的资金安全、产业链构建和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对于手机支付安全问题,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手机支付其实比网上支付要更安全,因为手机小,供黑客施展、发挥技术优势的空间小,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所以手机支付安全问题不是政策该关注的主要方面,这是与基于电脑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不同的地方。

姜奇平认为,政策引导最主要的,应集中在信用环境营造上。其难度在于,要将工业化未完成的信用任务,与信息化的虚拟任务一同完成。举例来说,手机支付的信用问题,可能出在网上、网下信用环境待完善这两类前期遗留问题上。由于实体空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