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由慢转快:眼光谋略与手段才是关键
时间:06-2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一个人牵了条狗给中移动看门,中移动的人看了看说:"牵回去吧,装上TD芯片再牵过来。"
通信圈内流传的这个段子,已经不仅仅只是个笑话--当国家意志将中国最强势运营商与成熟度最差的3G标准强行捏合,矛与盾的对撞就早已注定。
自2007年至今,伴随TD由实验到商用一路走来,中移动的3G战略一直在争议、博弈与周折中辗转,外界对这个组合的质疑也如影随形。中移动将成就还是谋杀TD,TD将拖累还是挽救中移动,专家、分析师和媒体一直为此争吵不休。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运营商,因为技术标准受到如此多的非议。
"我们会保持冷静,用业绩来说话。故事是否动听没关系,最终效益才是最关键的衡量指标。"7月15日,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此回应。
然而,肩扛自主创新大旗的中移动,尽管在三大运营商中被赋予了以试商用名义率先运营3G的"特权",但抢跑近一年的TD现在却是中国覆盖面最少的3G标准。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在100个城市开通3G网络,中国电信开展3G运营的城市达342个,而中移动的TD仅覆盖了38个城市,即使到今年年底三期工程顺利完工,中移动的3G网也还只能到达238个城市。
中移动在年初时曾计划2009年发展1000万TD用户,但目前其3G用户数仅为预期目标的十分之一。
更加让中移动难以释怀的是,电信业重组已经开始在实质上触及其一贯的优势。工信部数据称,在最新的6月份新增移动用户中,中移动的份额已由一度超过90%下降到约60%。
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性产业,在中移动发展TD过程中,政府推动力量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问题在于,中国通信市场是一个充斥着惨烈搏杀的竞争性市场,无论是承载了国家政治期望的TD产业,还是渐近天花板的中移动,其成败都已超出掌控,充满了不可知的变数。
这是中移动的TD局,一个还未知胜负的局。
38∶100∶342--TD抢跑一年尴尬
中国3G启动大半年,TD棋至何处?
王建宙在7月15日的专访中对本报记者表示,网络从实验室到组大网,从组实验网到组商用网,TD已完成这两个关键转折,达到商用网络标准,终端和后续演进均有重要进展,国际影响力也正在提升。
事实上,就在今年7月底,TD为吸引更多用户体验而展开的社会化测试将全面结束,这意味着,逾1年试商用之后,TD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在这个节点上,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反攻之势已十分明显。今年7月19日,广东联通将WCDMA试商用范围扩大到全省,这是中国联通加快3G商用进程的关键信号。而中国电信目前的3G用户数不断上升,借助庞大的固网优势以及在终端、网络上的快速布局,中国电信无疑已让外界厚看几分。
这些都宛如真正对阵前的密集鼓点--准备已经进入尾声,三大运营商的3G对决即将开始。
然而,如果我们要看清这场决战,以及背后那些风云激荡的抉择与博弈,就必须把时光回溯,回到故事的原点,回到一个复杂而原始的命题:对中移动来说,TD意味着什么?
或许可以作一个假设,2001年,如果电信科学院的一干技术专家和信产部官员没有推动TD进入国际标准,那么,8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以举国之力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之时,通信业还会否成为产业创新转型的试验田?
这个假设已经没有意义。现在的事实是,当中国建设创新性社会之时,位列全球三大3G标准的TD,已注定成为中国自主创新这一"国家路径"的产业变革标杆。
这意味着,TD的运营者将获得政府的大力扶持,将在政策、资金、市场等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对身为国企的三大运营商来说,将承载国家战略的技术落到实处,这在政治上的收获,同样令人激动。
但TD却无人争抢。
起步较晚的TD已经错过全球3G发展的第一轮高峰,当WCDMA与CDMA在全球范围内跑马圈地,不断兴建商用网络时,TD仍在实验室中缓慢前进。2006年,当中国下定决心推动TD大规模试验时,TD与另外两个标准之间的产业化差距已然明显。
对运营商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与经过七、八年商用完善,已经基本成熟的其他标准相比,还没有任何运营经验的TD,极有可能成为谋杀运营商的"毒药",没有人愿意冒此风险以身相试。
问题在于,TD长期受困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没有运营商的推动,没有足够的市场利益做牵引,TD必然难逃夭折厄运。政府既然决定力推TD,就不得不引入运营商主导推动这一产业。
几经博弈后,固话业务不断萎缩的电信最终如愿出局,中移动接手TD。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在中国反垄断法出台,外界也屡有不对称管制呼声的情况下,中移动在政府的捏合下接手TD或许并不吃亏,这可以成为中移动回避政府严厉不对称管制手段的"免死金牌"。
唯一的问题在于,收之东隅,失之桑榆,在政策得利的同时,中移动的命运也与TD捆绑在一起,在技术成熟度严重落后的情况下,中移动在3G市场的争夺上先机已失。
"市场不会等你":中移动"人工催熟"
一年之后,外界早已不再质疑中移动做不做TD。现在的质疑已经变为:中移动能不能做好TD?
根据公开数据,在融合铁通前,中移动员工近10万人,2008年收入达4123亿元,利润1128亿元,平均每日利润超过3亿元,用户总数也超过4.57亿户。
当这个庞然巨物高速运转起来,能否改变TD的劣势局面?
在TD试商用之初,网络质量不稳定,终端设计粗糙不堪,被用户批为"砖头",视频通话极不流畅,语音通信屡有掉话,业务应用缺乏……即使中移动向大量友好测试用户提供免费终端和话费,TD的用户数增长仍然远低出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指责随之而来,有人批评TD太烂,有人则认为中移动做事不力,更多的人则开始对中移动与TD的未来转向悲观。
事实上,2008年4月1日,TD在北京、广州等8个城市正式启动试商用。此时,很少有人看好TD,其中甚至包括中移动的部分员工。
在TD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移动是否曾经考虑放弃TD。在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很多业内专家、分析师一度认定,中移动已在试图通过拖延时机,令TD"安乐死"。
如果复原当时的逻辑,在工信部还没有像后来一样明确对TD的绝对支持时,商业的逐利本性确实给了中移动放弃TD的理由,而且作为盈利性的上市公司,放弃TD对中移动来说正是上上选。
但作为国企,如果不作为而导致TD失败,承担运营任务的中移动也需要担负责任,在政治上也将处于不利位置,与运营TD的风险相比,反垄断和非对称管制的威胁对中移动也同样严厉。所以,中移动是否真正考虑放弃TD,至今仍难以求证。
通信圈内流传的这个段子,已经不仅仅只是个笑话--当国家意志将中国最强势运营商与成熟度最差的3G标准强行捏合,矛与盾的对撞就早已注定。
自2007年至今,伴随TD由实验到商用一路走来,中移动的3G战略一直在争议、博弈与周折中辗转,外界对这个组合的质疑也如影随形。中移动将成就还是谋杀TD,TD将拖累还是挽救中移动,专家、分析师和媒体一直为此争吵不休。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运营商,因为技术标准受到如此多的非议。
"我们会保持冷静,用业绩来说话。故事是否动听没关系,最终效益才是最关键的衡量指标。"7月15日,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此回应。
然而,肩扛自主创新大旗的中移动,尽管在三大运营商中被赋予了以试商用名义率先运营3G的"特权",但抢跑近一年的TD现在却是中国覆盖面最少的3G标准。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在100个城市开通3G网络,中国电信开展3G运营的城市达342个,而中移动的TD仅覆盖了38个城市,即使到今年年底三期工程顺利完工,中移动的3G网也还只能到达238个城市。
中移动在年初时曾计划2009年发展1000万TD用户,但目前其3G用户数仅为预期目标的十分之一。
更加让中移动难以释怀的是,电信业重组已经开始在实质上触及其一贯的优势。工信部数据称,在最新的6月份新增移动用户中,中移动的份额已由一度超过90%下降到约60%。
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性产业,在中移动发展TD过程中,政府推动力量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问题在于,中国通信市场是一个充斥着惨烈搏杀的竞争性市场,无论是承载了国家政治期望的TD产业,还是渐近天花板的中移动,其成败都已超出掌控,充满了不可知的变数。
这是中移动的TD局,一个还未知胜负的局。
38∶100∶342--TD抢跑一年尴尬
中国3G启动大半年,TD棋至何处?
王建宙在7月15日的专访中对本报记者表示,网络从实验室到组大网,从组实验网到组商用网,TD已完成这两个关键转折,达到商用网络标准,终端和后续演进均有重要进展,国际影响力也正在提升。
事实上,就在今年7月底,TD为吸引更多用户体验而展开的社会化测试将全面结束,这意味着,逾1年试商用之后,TD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在这个节点上,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反攻之势已十分明显。今年7月19日,广东联通将WCDMA试商用范围扩大到全省,这是中国联通加快3G商用进程的关键信号。而中国电信目前的3G用户数不断上升,借助庞大的固网优势以及在终端、网络上的快速布局,中国电信无疑已让外界厚看几分。
这些都宛如真正对阵前的密集鼓点--准备已经进入尾声,三大运营商的3G对决即将开始。
然而,如果我们要看清这场决战,以及背后那些风云激荡的抉择与博弈,就必须把时光回溯,回到故事的原点,回到一个复杂而原始的命题:对中移动来说,TD意味着什么?
或许可以作一个假设,2001年,如果电信科学院的一干技术专家和信产部官员没有推动TD进入国际标准,那么,8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以举国之力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之时,通信业还会否成为产业创新转型的试验田?
这个假设已经没有意义。现在的事实是,当中国建设创新性社会之时,位列全球三大3G标准的TD,已注定成为中国自主创新这一"国家路径"的产业变革标杆。
这意味着,TD的运营者将获得政府的大力扶持,将在政策、资金、市场等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对身为国企的三大运营商来说,将承载国家战略的技术落到实处,这在政治上的收获,同样令人激动。
但TD却无人争抢。
起步较晚的TD已经错过全球3G发展的第一轮高峰,当WCDMA与CDMA在全球范围内跑马圈地,不断兴建商用网络时,TD仍在实验室中缓慢前进。2006年,当中国下定决心推动TD大规模试验时,TD与另外两个标准之间的产业化差距已然明显。
对运营商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与经过七、八年商用完善,已经基本成熟的其他标准相比,还没有任何运营经验的TD,极有可能成为谋杀运营商的"毒药",没有人愿意冒此风险以身相试。
问题在于,TD长期受困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没有运营商的推动,没有足够的市场利益做牵引,TD必然难逃夭折厄运。政府既然决定力推TD,就不得不引入运营商主导推动这一产业。
几经博弈后,固话业务不断萎缩的电信最终如愿出局,中移动接手TD。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在中国反垄断法出台,外界也屡有不对称管制呼声的情况下,中移动在政府的捏合下接手TD或许并不吃亏,这可以成为中移动回避政府严厉不对称管制手段的"免死金牌"。
唯一的问题在于,收之东隅,失之桑榆,在政策得利的同时,中移动的命运也与TD捆绑在一起,在技术成熟度严重落后的情况下,中移动在3G市场的争夺上先机已失。
"市场不会等你":中移动"人工催熟"
一年之后,外界早已不再质疑中移动做不做TD。现在的质疑已经变为:中移动能不能做好TD?
根据公开数据,在融合铁通前,中移动员工近10万人,2008年收入达4123亿元,利润1128亿元,平均每日利润超过3亿元,用户总数也超过4.57亿户。
当这个庞然巨物高速运转起来,能否改变TD的劣势局面?
在TD试商用之初,网络质量不稳定,终端设计粗糙不堪,被用户批为"砖头",视频通话极不流畅,语音通信屡有掉话,业务应用缺乏……即使中移动向大量友好测试用户提供免费终端和话费,TD的用户数增长仍然远低出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指责随之而来,有人批评TD太烂,有人则认为中移动做事不力,更多的人则开始对中移动与TD的未来转向悲观。
事实上,2008年4月1日,TD在北京、广州等8个城市正式启动试商用。此时,很少有人看好TD,其中甚至包括中移动的部分员工。
在TD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移动是否曾经考虑放弃TD。在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很多业内专家、分析师一度认定,中移动已在试图通过拖延时机,令TD"安乐死"。
如果复原当时的逻辑,在工信部还没有像后来一样明确对TD的绝对支持时,商业的逐利本性确实给了中移动放弃TD的理由,而且作为盈利性的上市公司,放弃TD对中移动来说正是上上选。
但作为国企,如果不作为而导致TD失败,承担运营任务的中移动也需要担负责任,在政治上也将处于不利位置,与运营TD的风险相比,反垄断和非对称管制的威胁对中移动也同样严厉。所以,中移动是否真正考虑放弃TD,至今仍难以求证。
- 信产部颁布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02-19)
- 工信部在京举办TD-LTE频率规划贯彻培训班(11-12)
- 普天推动的TD-LTE专网集群标准申请获通过(12-27)
- 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TD-LTE产业化专项的通知(10-29)
- 中国普天推出“零占地”TD基站(09-22)
- 索尼爱立信表示近期不会推出TD手机(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