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一种适用于高速接口电路的新型均衡电路

一种适用于高速接口电路的新型均衡电路

时间:07-3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 引言

  传输线与印制PCB背板损耗已成为限制高速信号传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趋肤效应和介电损耗对信号高频分量的影响尤其严重.同时,信号的高频衰减会引起强烈的码间干扰(ISI),对后级时钟数据的恢复增加了难度,导致更高的误码率.为了改善信号传输效果,降低整个信号传输系统的误码率,通常要对信号高频成分进行补偿,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有预加重和均衡器技术.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均衡滤波电路结构,在传统源级负反馈均衡器的基础上运用有源电感和对称负载技术,优化电路均衡效果。

  2 均衡技术

  从频域角度看,电缆或者传输线有低通特性,信号经过传输线时,高频分量幅度衰减,衰减和损耗的程度与频率成正比.这样信号就有可能丢失,出现严重的码间干扰,使得系统误码率增大.因此,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误码率,需要采用均衡技术对信号进行高频补偿.对采用均衡技术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前级均衡与后级均衡.前级均衡技术代表有预加重技术,人为地加重(提升)发射机输入调制信号的高频分量;后级均衡是在输入端对信号进行滤波,对高低频信号有选择的以不同增益放大,以抵消在传输线上衰减的部分,其各自幅频特性如图1所示.预加重技术通常通过输出信号相位移动后叠加产生效果,从图1(a)中可以看出,接收端信号实际是整体衰减的;在接收端设置均衡器是对衰减后的信号进行放大,使后级接收到的信号趋近于未衰减,图1(b)所示.本文接收器电路中采用的均衡器为后级均衡。

  3 传统源极负反馈均衡器

  传统均衡器结构如图2(a)所示,其中M5,M6为MOS电容,M7管工作在深线性区与RM并联,作为一个可调电阻,当控制电压不同时,可调节该管阻抗,以调节不同的均衡度.半边等效电路(图2(b))分析,该电路传输函数为:

  从公式可以看出,该传输函数中含有两个极点一个零点,其中主级点和零点分别为位于- (2+2gmRM)/2C1RM和-2/C1RM .零点在极点之前,通过调节RM阻值与MOS电容大小,可调节该零点与其他极点相对位置,通过零点的作用对高频信号进行补偿,使电路幅频特性曲线在平带后跟随一段增益放大区域.对于这种结构来说,电阻RM为低频通路,而电容C1为高频通路,采用这一结构无需增加高低频通路求和电路,实现简单且不会带来高低频通路不匹配的影响.然而,传统均衡器由于只使用一个补偿零点产生均衡效果,均衡效果有限.同时,使用电阻负载在工艺实现中会带来更大误差,这对电路性能及均衡效果有很多不利因素。

4 改进型源极负反馈均衡器

  为了改进传统源极负反馈均衡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一般采用片上电感的方式,通过增加零点个数提高均衡效果和系统带宽.但片上电感成本较高,同时占用较大的芯片面积,不便于集成.为了同时获得更好的噪声抑制特性和更高的带宽,本电路同时运用了对称负载和有源电感结构,得到基于源极负反馈的新型均衡器结构,如图3(a)所示。

  4.1 对称负载对称负载的概念最早由Maneatis提出,结构如图3(b)所示,其中M2为二极管连接的PMOS,M1栅极电压有Ctrl端控制,M1,M2尺寸大小相同.当Ctrl端电压一定时,设置该负载网络的输出端电压V2为一定值,在该电压下,M1正好进入饱和区,而此时M2还未开启,此时为该负载阻值最大状态.当V2增大时M1进入线性区,阻抗减小,当V2减小时,M2逐渐开启,整个负载阻抗减小.该负载结构相对于固定点成轴对称,在实际应用时,设置该电压为差分信号共模电平,这对全差分电路的抗噪性能会有显着的提高。

  4.2 有源电感

  有源电感的结构及小信号等效模型如图3(c)(d)所示,其中N1始终工作在深线性区,可视为一固定电阻Rr .P1工作在饱和区,由小信号等效模型推导得出,该负载结构传输特性为:

从公式可以看出,该结构传输函数中含有一个零点,通过调节Rr即N1的宽长比,可调节在高频频域获得增益峰值,调节该峰值大小从而达到优化均衡器均衡效果的目的.观察图3(a)左半边电路,M9,M11为作为对称负载的两管,宽长比设计为相等,在版图设计中也设置为完全相同.M7作为有源电感中处于深线性区的负载管.由于M7控制M9管的栅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流过M7的电流很小,使M7始终工作在深线性区.根据有源电感的传输函数,调节Rr的阻值和跨导Gm的大小可调节引入的零极点相对位置,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折中考虑速度,带宽和均衡效果等因素,设置M7的宽长比约为M9和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