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电源设计 > 串联蓄电池组均衡充电系统

串联蓄电池组均衡充电系统

时间:06-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5 PWM分流实验
实验以三节不一致性较大的松下12 V/7AH蓄电池串联成36 V系统,温度补偿系数在原来2 V的基础上乘以6。采用一个48 V的直流电源模拟充电机。通过检测单体电池端电压变化情况来控制PWM分流。
采用三段式,即首先采用蓄电池可以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加速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实时检测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当端电压快达到过充电压时,降低充电电流,避免过充电反应。然后,采用一恒定电压充电并检测充电电流,直到充电电流减小到0.05 A,表明蓄电池的容量已经恢复到100%,然后进行浮充以弥补蓄电池的自放电损失。
由表1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未采用分流法做实验时,在48V的充电电压下,各单体端电压存在较大差异性。充电开始后,三节蓄电池全部开始充电且充电电流相等,由于第一节电池初始电压较高,它的端电压上升迅速,当充电时间达到1 h后,电池端电压不再升高,表明电池容量达到最大,继续充电后第一节电池造成过充电现象,电池极板极化加剧,端电压开始下降。然而第二、三节电池由于初始电压较低,直到第一节电池端电压下降时,端电压还处在上升状态,表明第二、三节电池没有完全充满,存在欠充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没有采用独立均衡系统的充电方法,会造成单体电池过充和欠充现象,导致电池的不一致性加剧,严重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能。其次通过分析表1可知,经过独立均衡系统后第二、三节电池的端电压上升,而第一节电池端电压有所下降,各节电池端电压逐渐趋于接近。

通过分析比较,蓄电池组充电时采用独立均衡系统时,各节电池的不一致性逐渐变小,同时达到充电终止电压,从而说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最后为了验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以及上述实验的准确性,本文还做了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波形如图5所示。由仿真波形可见,三节电池初始端电压相差较大,其中电池a与电池b端电压相差较小所以较电池b与电池c先达到端压一致,最后三节电池都达到端电压一致。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均衡充电,最终各个电池达到一致,同时达到充电终止电压。均衡充电电流如图6所示,随着充电的进行,可以看出充电电流曲线非常接近理想充电曲线,这极大地增加了电池的循环寿命。通过实验以及仿真验证了本文原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均衡方法,通过独立均衡模块实现单体电池能量的相互转移,从而使单体在充电后期处于同一充电深度,解决了单体电池的过充和不一致性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万沛霖.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 麻友良,陈全世. 铅酸电池的不一致性与均衡充电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24(1):48-51.
[3] CHO J. Coating technologies of the cathode materials in lion batteries :past,current,and future[C].208th meeting of the Electro chemical society 2005:210.
[4] KREIN P T. Life extension through charge equalization of lead-acid batteries[C]. INTELEC,2002:516-523.
[5] KUTKUT N H,WIEGMAN H L N.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harge equalizationof a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99,35(1):28-35.
[6] HUNG S T, HOPKINS D C, MOSLING C R. Extension of battery life via charge equalization control[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1993,40(1):96-104.
[7] 王鹤,刘东社,杨宏.铅酸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与温度补偿[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35(12):310-1312.
[8] 郑诗程.具有TMPPT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充电系统研究[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8,22(3):11-15.
[9] 王明渝,俞静.电池组均衡充电电路研究[J]. 电气应用, 2007,26(8):46-47.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