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RFID)技木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及发展对策
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RFID食品标签有两种方法实现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跟踪:一种是自下游往上游方向回朔的叫做追溯(Tracing或 Trace Back),就是消费者从销售环节发现购买的食品发现了安全问题,可以层层向上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回朔方法主要用于问题产品的召回。
另一种是自上游往下游方向追踪的叫做追踪(Tracking或Trace Forward),从农场种植/养殖环节― ― 加工环节― ―运输环节― ―销售环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
2)发达国家的应用现状。
在很多发达国家,是极其重视食品安全的,国际上已将RFID技术应用到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欧盟于1997年开始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肉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保持生产和监管的透明度及产品完整详尽的个体信息;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全国家畜识别系统”和管理机构,实施全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2001年起,日本建立“食品身份证制度”,即农产品履历制度,用来实现农产品产销履历的追踪。
在国外,很多饲养场都已经运用RFID标签来全程监测禽畜动物的基本状况(如生长、健康、流通过程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全过程(种猪――饲养―― 屠宰――分割一一包装――运输――餐桌)严格控制的产业链,保证向市场提供优质的放心肉食品。而被销售的猪肉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根据猪肉包装的标签来实现全程追踪和监管。
3)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消费者已经经历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如“红心鸭蛋”、“苏丹红”事件、“多宝鱼”、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四川“猪链球菌”、“瘦肉精”中毒、禽流感等等,不仅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危害。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食品安全是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安全问题。但当前我国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追溯系统的实例寥寥无几,国内食品行业的全程可跟踪供应链尚未形成。
在国家农业部948项目“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课题中,RFID技术应用于畜牧业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饲养、防疫灭菌、产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全面引入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和质量监管措施,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跟踪与可追溯体系,从而达到科学的全程化饲养监控、安全化生产监控、市场化可追溯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目标。2006年9月底,带有RFID 标签的第一批“金卡猪”在成都上市,市场反映十分积极。2007年2月我国又完成了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基于 RFID的生猪与肉牛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的应用,并且在全国各大省市上海、广东、安徽、四川、北京等地加速示范推广进程,这标志着我国肉类食品的全程质量和安全追溯管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应用的成功与推广,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北京和上海将利用RFID技术实施奥运/世博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通过建立奥运/世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服务于“安全奥运/世博”,同时将应用成果推广到整个农产品生产行业中。其中北京将于2007年8月首次启用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届时将确定粮油、豆制品、蔬菜、果类、肉类、禽蛋类、奶制品、水产品、调味品、饮料等l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追溯系统将覆盖北京市1 50个蔬菜、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
4 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风险
1)RFID产品成本偏高。
对RFID的应用来说,成本仍然是首要的问题。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委员,资深专家雷震洲认为,RFID要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长期发展,必须降低成本,才能获得大规模应用。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将要求单件产品不论蔬菜鸡蛋猪肉都要贴有RFID标签,而同时对于整个食品供应链环节上的企业都要配有RFID读写器和天线设备。从全国食品销售市场的规模来看,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将带动大规模的RFID标签、阅读器和天线设备的需求,然而同时大规模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食品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这就是阻碍RFID技术大规模爆发式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2)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
RFID 技术的应用,这必定会增加RFID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等设备的投入成本,同时数据信息的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和交通环节的效率,也可以在销售上提高食品售价,从而获得收益。因此从上游的生产加工厂商、中间环节的运输、仓储企业、到下游的销售终端,整个食品供应链上如何进行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将是企业应用RFID技术的主要顾虑之一。
3)缺乏统一标准。
食品供应涉及面很广,从原产地到加工、包装环节、检验检疫甚至餐厅等,如果RFID标签采用的编码系统不统一,或者是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频段不统一,就会造成信息读写、查询、跟踪及追溯的不便,甚至可能无法实现RFID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乏全国RFID技术应用的统一标准,容易使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形成障碍,也使得市场上食品的安全标准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辨别能力的削弱以及对应用RFID技术标识的食品安全不信任。
4)信息诚信风险。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记录了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消费者也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了解食品的安全信息。然而,在整个供应链上,如果在种植和养殖;加工;检疫;仓储和物流等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诚信危机:个别厂商追逐短期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那么RFID 标签所记录的数据便毫无意义,其标志的安全食品也无法令消费者信服。
发展 对策 应用 安全管理 RFID 食品 射频 相关文章:
- NFC支付进入规模化发展(07-03)
- LED无线通讯技术(07-22)
- 华为天线发展之路:全球第二与165万出货量的背后(02-20)
- 习大大走进的华为帝国:一家让世界为之颤栗的中国民营企业(10-27)
- 带您解读光纤技术的演进史及未来发展趋势(10-30)
- RFID智能停车管理 推动城市立体停车库发展(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