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数字示波器设计
1 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的数字示波器系统主要使用了Xilinx系统的开发环境,并在此环境内部建立了AD采样控制模块、键盘控制模块、VGA显示模块等多个模块,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硬件电路的搭建,也因此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另外,设计使用XPS将32位的MicroBlaze微处理器嵌入到了FPGA中,实现了可编程片的嵌入以及在可编程片上的系统设计。MieroBlaze通过LBM总线访问片上的存储模块BlockRAM,然后通过OPB总线上挂接外设进行接口连接和驱动。
VGA显示部分采用双缓冲机制进行工作,在FPGA内部建立RAM,按照一定时序降RAM内的缓存数据映射到VGA显示屏上。
2 硬件设计
2.1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由于输入电压幅度为-2.5~+2.5 V之间,而后一级的AD模块采用了12位的高速A/D转换芯片ADS804,只能对0~2 V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故需要将输入电压先抬升为0~5 V,在应用运算放大器进行比例缩小,达到0~2 V的模数转换要求。
2.2 A/D转换电路
A/D转换模块采用存储采样数据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这样可以使硬件电路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AD部分的采样,选用实时采样技术。能够捕获到单个信号。采样速率为10 MHz,即在最高频率1 MHz时,实时采样可以在每周期采10个点以保证取到一个完整的信号波形。
2.3 触发电路模块
触发电路模块属于外触发,对模拟信号实现任意电平触发,该模块采用电压比较器来实现单次触发。
2.4 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包括内存储和外存储两部分,使用外部电路进行搭建的为外存储,内存储在软件部分进行说明。
外部非易失性存储器模块采用存储容量为16 KB的E2PROM芯片24C128,该芯片作为手动存储的存储介质,从而实现掉电不丢失的设计目的。
2.5 VGA显示模块
VGA显示模块是建于FPGA内的双缓冲机制,由嵌入的MicroBlaze软核进行控制,能够进行多个页面间的切换。另外,每个界面,可以实现中文信息、彩色通道和所测输入波形的显示,并可控制显示内容的显示颜色。
2.6 键盘模块
4×4矩阵键盘模块实现人机交互。
通过键盘,可以对示波器的数字通道、模拟通道、混合通道、存储、回放、波形左移、波形右移等功能进行选择。
3 基于FPGA的软件设计
FPGA的硬件主要包括:触发电路模块、数字信号发生模块、存储模块、键盘模块、VGA显示模块等5个部分,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
3.1 触发电路程序
AD采样启动后,将从AD进来的数据与触发字进行比较,当满足设定条件时,会产生触发信号,此信号送到RAM控制器端。通过对外部触发电路发出触发信号与内部的两路数字信号进行触发的选择后,RAM控制器得到触发后将采样数据写入到RAM中。当RAM在进行写数据过程中触发信号是被抑制的;当RAM达到预触发深度时,释放触发信号,等待下一次触发的到来。
3.2 数竽信号发生程序
利用DDS的原理,在FPGA内部生成一个信号发生器。主要包括频率控制寄存器、高速相位累加器和比较器3部分。具体做法为:使用一个表示信号平均值的数据与AD采样得来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同频同相的A路信号,再经由A信号触发计数器,经过合理设置计数脉冲,得到有45°延时,占空比25%的B路信号。最后对该相位值计算数字化正弦波幅度输出。
表示信号平均值的数据由MicroBlaze测量信号提供。
3.3 存储程序
存储模块分RAM存储和FLASH存储RAM存储使用一个双口RAM,写和读分开,波形数据满足触发条件时送进RAM,存储了1 024个点,其中前560组送住VGA显示。
FLASH存储完成掉电不丢失的存储目的。20世纪使用开发板上的一块型号为AM29LV160DB的FLASH存储器,当按下存储健后,FLASH把RAM中的数据写到FLASH中,根据资料中的读写时序图,使用状态机实现这个过程,当按下回显的按键时将FLASH中的数据读回图像显示RAM,再显示出来。
3.4 键盘程序
键盘采用4×4矩阵键盘,使用FPGA进行扫描控制,实现人机交互。
键盘子程序主要包括数字通道、模拟通道、混合通道、存储、回放、波形左移、波形右移、垂直灵敏度档位设置,扫描速度档位设置等功能与按键的对应。
3.4.1 显示分辨率分析
垂直方向划分为10 div,设置3档垂直灵敏度:1 000 mV/
- 电源管理总线的结构与优势(11-19)
- 新型灌封式6A至12A DC-DC μModule稳压器系列(11-19)
- 低电压PLD/FPGA的供电设计(01-24)
- 基于FPGA的高精度数字电源(02-12)
- 功率分配系统(PDS)设计:利用旁路电容/去耦电容(04-29)
- 具有多个电压轨的FPGA和DSP电源设计实例(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