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给"小白"图示讲解OFDM的原理

给"小白"图示讲解OFDM的原理

时间:01-2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起因是这样的。时间回到07年底,4G方兴之时,同桌隔壁的隔壁"小白"同学说看不太明白OFDMA的原理,让我讲解一下。我一向对自己的技术水平、逻辑思考能力和表达技巧还是蛮有自信的,因此轻笑一声就答应了。半小时后,在尝试了从时域、频域以及物理意义等各方面讲解,但均无法从“小白”的眼神中抹除那份迷茫之后,我竖起了白旗,让“小白”自生自灭去了。
  对知识能力的掌握,我自己粗旷的分为两层:一层是“会了,能应用”;二层是“懂了,能衍生”。而能讲解出来,并让人懂,大抵就是区分一层和二层的分水岭。打一个屌丝男喜闻乐见的比方:第一层就是人界的修炼,即使是“会了”,也是有筑基、金丹、元婴等境界之分的,而高考研考就是天劫,不到大乘之境,终究要化为劫灰;第二层是天界,也自有天仙、金仙之分,而能修至道祖的大牛,终究只是寥寥。我一向觉得自己在专业上还算是个“小仙”,可惜就被“小白”打脸了。
  这事儿对我的负面影响挺大的,一是怀疑自己技术宅做久了,表达能力方面严重退化【比如我偶尔会在搜索一个精准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时,需要尝试2-3次,甚至更多】;二是在涉及到OFDM方面的内容时,仿佛就会看到一张白纸上逡巡着一只挥之不去的黑苍蝇。
  时隔多年,近期又回顾了一下OFDM,不经意又记起这桩公案,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花时间写下这篇文章,把这只盘旋于脑中的“黑苍蝇”拍死。因此虽然现在网络资源极大丰富,各种文章都可以搜到,其实我是没必要专门写这篇未必比别人写得好的文章的。不过毕竟是自己遗留的缺失,需要自己来补上。
  下面试图以图示为主讲解OFDM,以"易懂"为第一要义。"小白",你准备好了吗?
  注:下面的讨论如果不做说明,均假设为理想信道。
  章节一:时域上的OFDM
  OFDM的"O"代表着"正交",那么就先说说正交吧。
  首先说说最简单的情况,sin(t)和sin(2t)是正交的【证明:sin(t)·sin(2t)在区间[0,2π]上的积分为0】,而正弦函数又是波的最直观描述,因此我们就以此作为介入点。既然本文说的是图示,那么我们就用图形的方式来先理解一下正交性。【你如果能从向量空间的角度,高屋建瓴的看待这个问题的话,你也就不是"小白"了,RU?】
  在下面的图示中,在[0,2π]的时长内,采用最易懂的幅度调制方式传送信号:sin(t)传送信号a,因此发送a·sin(t),sin(2t)传送信号b,因此发送b·sin(2t)。其中,sin(t)和sin(2t)的用处是用来承载信号,是收发端预先规定好的信息,在本文中一律称为子载波;调制在子载波上的幅度信号a和b,才是需要发送的信息。因此在信道中传送的信号为a·sin(t)+b·sin(2t)。在接收端,分别对接收到的信号作关于sin(t)和sin(2t)的积分检测,就可以得到a和b了。(以下图形采用google绘制)
  


  图一:发送a信号的sin(t)
  


  图二:发送b信号的sin(2t)【注意:在区间[0,2π]内发送了两个完整波形】
  


  图三:发送在无线空间的叠加信号a·sin(t)+b·sin(2t)
  


  图四:接收信号乘sin(t),积分解码出a信号。【如前文所述,传送b信号的sin(2t)项,在积分后为0】
  


  图五:接收信号乘sin(2t),积分解码出b信号。【如前文所述,传送a信号的sin(t)项,在积分后为0】
  


  图六:流程图
  到了这里,也许你会出现两种状态:
  一种是:啊,原来是这样,我懂了。
  一种是:啊,怎么会这样,我完全无法想象。这里要说的是,你根本用不着去想象(visualize)。数学中是如此定义正交的,数学证明了它们的正交性,那么他们就是正交的,【他们就可以互不干扰的承载各自的信息】。选取sin(t)和sin(2t)作为例子,正是因为它们是介于直观和抽象的过渡地带,趟过去吧。
  上面的图示虽然简单,但是却是所有复杂的基础。
  1.1
  下一步,将sin(t)和sin(2t)扩展到更多的子载波序列{sin(2π·Δf·t),sin(2π·Δf·2t),sin(2π·Δf·3t),...,sin(2π·Δf·kt)}
  (例如k=16,256,1024等),应该是很好理解的事情。其中,2π是常量;Δf是事先选好的载频间隔,也是常量。1t,2t,3t,...,kt保证了正弦波序列的正交性。
  1.2 再下一步,将cos(t)也引入。容易证明,cos(t)与sin(t)是正交的,也与整个sin(kt)的正交族相正交。同样,cos(kt)也与整个sin(kt)的正交族相正交。因此发射序列扩展到{sin(2π·Δf·t),sin(2π·Δf·2t),sin(2π·Δf·3t),...,sin(2π·Δf·kt),cos(2π·Δf·t),cos(2π·Δf·2t),cos(2π·Δf·3t),...,cos(2π·Δf·kt)}也就顺理成章了。
  1.3
  经过前两步的扩充,选好了2组正交序列sin(kt)和cos(kt),这只是传输的"介质"。真正要传输的信息还需要调制在这些载波上,即sin(t),sin(2t),...,sin(kt)分别幅度调制a1,a2,...,ak信号,cos(t),cos(2t),...,cos(kt)分别幅度调制b1,b2,...,bk信号。这2n组互相正交的信号同时发送出去,在空间上会叠加出怎样的波形呢?做简单的加法如下:
  f(t) = a1·sin(2π·Δf·t) +
  a2·sin(2π·Δf·2t) +
  a3·sin(2π·Δf·3t) +
  ...
  ak·sin(2π·Δf·kt) +
  b1·cos(2π·Δf·t) +
  b2·cos(2π·Δf·2t) +
  b3·cos(2π·Δf·3t)
  +
  ...
  bk·cos(2π·Δf·kt) +
  = ∑ak·sin(2π·Δf·kt) +
  ∑bk·cos(2π·Δf·kt) 【公式1-1:实数的表达】
  为了方便进行数学处理,上式有复数表达形式如下:
  f(t) = ∑Fk·e(j·2π·Δf·kt) 【公式1-2:复数的表达,这编辑器找不到上角标...不过,你应该看得懂的】
  上面的公式可以这样看:每个子载波序列都在发送自己的信号,互相交叠在空中,最终在接收端看到的信号就是f(t)。接收端收到杂糅信号f(t)后,再在每个子载波上分别作相乘后积分的操作,就可以取出每个子载波分别承载的信号了。
  然后,多看看公式1-1和公式1-2!!!发现咯?这就是傅里叶级数嘛。如果将t离散化,那么就是离散傅立叶变换。所以才有OFDM以FFT来实现的故事。将在下面的章节进行更多的描述。
                                
                  遵循古老的传统,F表示频域,f表示时域,所以可以从公式1-2中看出,每个子载波上面调制的幅度,就是频域信息。类似的说法是:OFDM传输的是频域信号。这种说法有些别扭,但是很多教程或文章会使用这样的说明方式,就看读者如何理解了。如果纯粹从公式或者子载波来看,这种说法其实也是很直接的阐述了。
  上面1.1-1.3的扩展,可如下图所示:
  


  图七:时域上的OFDM系统图
  1.4
  还有这一步吗?其实是有的。"小白"你可以先想想,想不到的话先往下看,因为这需要在频域中考量,所以我写在后面了。【也可参考[1]】
  将上述的时域分析配上LTE的实现,有如下情况:
  【注1:本段描述需要有LTE物理层的基本知识,如果看不明白,请暂时跳过,看完整篇文章后再回看】
  【注2:LTE并非时域的实现,下面仅仅是套用LTE的参数,做一个参考分析】
  子载波的间隔Δf=15kHz,一个OFDM
  symbol的发送时间是66.7us,可以发现,15kHz*66.67us=1,即基带上一个OFDM
  symbol的发送时间正好发送一个一次谐波的完整波形。对于10M的LTE系统,采用的是1024个子载波,但是只有中间600个(不含最中间的直流)子载波被用于传送数据。在一个OFDM
  symbol的时间内(即66.67us),靠近中间的两个一次谐波传输一个完整波形,再靠外一点的两个二次谐波传输两个完整波形,以此类推至最外面的两个300次谐波传输了300个完整的波形。在这66.67us内,600个子载波互相正交,其上分别承载了600个复数信号。
  上面的说法有点啰嗦,不如图示来得直观。本来准备再画一图的,不过一来上面已经有了类似的图,实是大同小异;二来,600个子载波,也太多了点。。。
  OK,说到这里,从时域上面来看OFDM,其实是相当简洁明快讨人喜欢的。不过,一个系统若要从时域上来实现OFDM,难度太大,时延和频偏都会严重破坏子载波的正交性,从而影响系统性能。这点在各种教材文章中都会有提及,我就不赘述了。
  下面将转入频域来描述OFDM,由于频域不甚直观,的确会稍稍让人费解。不过只要时刻想着时域子载波间的叠加,一切都会好起来。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