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技术的革新推动快充技术发展
OPPO在MWC(世界移动通讯大会)发布了一项全新的电池技术—Super VOOC,宣告手机电池即将从现在"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进入"通话10小时"的时代。大会上,OPPO展示了一段视频:约10分钟的时间内, "Super VOOC超级闪充"便将2500mAh容量电池的手机从5%充到100%,广大手机用户直呼"黑科技","屌爆了"。
图1 Super VOOC,VOOC和普通充电效果对比
首先,了解锂电池手机充电的三个阶段(图2):恒流预充电(CCPre-charge)、大电流恒流充电(CC Fast Charge)和恒压充电(CV)。手机电量耗光之后电压降低,当低于一定数值时充电器会使用比较低的电流对锂电池进行预充电。经过一段时间,锂电池电压高于预定数值后,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大电流恒流充电,此时适当加大电流可以加快充电速度,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下图。
图2 锂电池充电过程
当然了,OPPO VOOC技术在电源充电器中采用了两个核心技术:一是分段充电电流控制,另外一个是充电线缆和电池的多线路设置。同时,还需要对电池的原材料(电芯和保护电路PCM板等)进行优化选择,让电池本身能够接受这么大的电流。
为了进一步了解快充是什么,我们需要知道传统锂电池充电的原理。锂电池充电原理即为充放电原理。传统的锂电池充放电过程(图3):
充电过程:正极上锂离子生成—锂离子经电解液运动到负极—锂离子嵌入到负极的石墨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放电过程:锂离子脱离负极石墨碳层—运动回正极—正极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图3 锂离子电池基本组成
锂离子电池内部需要包括几种基本材料(图4):正极(阴极)活性物质、负极(阳极)活性物质、隔离膜、电解液、包装材料、导电端子和保护电路等。目前,正极材料包括活性成分(钴酸锂(LCO)、三元(NCM)、锰酸锂(LMO)和磷酸铁锂(LFP)等)、集流体(铝箔)、导电剂(导电碳黑)和粘结剂等;负极材料包括活性物质(石墨、硬碳、嵌锂合金等)、集流体(铜箔)、导电剂(导电碳黑)和粘结剂等;隔离膜主要有PE或PP或PP/PE/PP膜等;电解液主要由锂盐溶、溶剂(主要是碳酸酯类)和添加剂组成;包装材料主要有钢壳、铝壳和软包铝塑膜等;电池的导电端子主要是Al和Ni片。
那么,电芯材料在快充技术方面又如何发展呢?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功能,解决的方向就是如何实现锂离子在电池中快速的嵌入和嵌出,需要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阻力,从而提高锂离子的嵌出和嵌入速度。
图4 锂离子电池材料组成
下面将从电芯几个主材、电芯设计和保护板等方面进行阐述。
正极材料
图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形貌
常用正极材料具有本征导电率低等问题,为了实现快充功能,需要选用小颗粒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的材料(导电剂包覆钴酸锂等),缩短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迁移路径,提高迁移速率,从而提高快充性能,对钴酸锂进行包覆掺杂,可提高大电流循环下的电池安全性能等。
负极材料
图6 锂离子电池负极迁移模型
负极材料相对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可以充分发挥快充性能。充电时锂离子的负极石墨选用具有导电剂包覆、颗粒小,石墨化度低的石墨,从而减少锂离子在嵌入和嵌出过程中的阻力与极化,快速充电,加快锂离子的嵌入,降低锂离子的沉积而造成的循环恶化。
电解液
表1 电解液常用溶剂参数
电解液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快速充电时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迁移不会产生阻碍,应选择介电常数较高溶剂。同时添加部分成膜添加剂及提高电导率的添加剂。简言之:降低界面阻抗,低粘度,高电导率。
隔离膜
快速充电需要满足锂离子快速的从正极嵌出快速的嵌入负极,隔离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隔开正负极极片的微孔膜, 具有纳米级微孔的高分子功能材料。
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多为聚烯烃微孔膜,包括聚乙烯PE单层膜、聚丙烯PP单层膜以及由PP和PE复合的PP/PE/PP多层微孔膜。
目前快充隔膜一般都采取用湿法涂陶瓷或涂胶处理多孔和大孔隔膜,一方面防止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风险,另一方面又需要保证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有效迁移。
电芯设计
快速充电主要是保证锂离子快速的从正极嵌出并快速的嵌入负极,不能造成锂离子的沉积,故设计时要尽量降低极片的厚度,换言之,需要降低极片的涂膜重量。减少锂离子迁移的路径,保证锂离子的快速嵌入。同时提高正负极片的离子导电能力和电子导电能力。
保护电路
为降低充放电时保护板的
- 5分钟充满电动车 快充技术就要到来了!(08-05)
- 快充技术对于锂电池有哪些重要性(02-02)
- 三大快充技术实测(08-18)
- 快充技术的出现对锂电池技术的重大意义(02-04)
- 用快充技术给手机充电安全吗?(02-04)
- 盘点2015年手机快充技术,看手机续航能力(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