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电源测试大全(四):常规功能测试

电源测试大全(四):常规功能测试

时间:02-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 输入电压范围和过/欠压点,以及半载转换点

  测试说明:

  交流输入(单相)电话范围: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交流380V输入(三相)变化范围: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输入在额定值的85%和110%时,满载应能起机满载:即输入的过/欠压恢复点应整定在额定值的85%~110%之外(或在给定的输入电压范围之外)。

  对于我公司的一次电源产品,模块的输入电压范围规定为欠压保护点和过压保护点之间,在该输入电压范围的下限点上,不要求模块能够起机。

  对于三相模块,过压保护点为过压保护时,三相电压中最高一相的电压值,欠压保护点为模块欠压保护时,三相电压中最低的一相电压值。注:此范围应为满足的基本指标(电力电源:DL/T 781;通信电源:YD/T 731标准),具体范围以规格书和企业标准为准。

  测试方法:

  采用纯净电压源(一般要求电源的畸变度不超过5%,可以采用AC SOURE作为纯净电压源),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220V,让模块起动并正常工作。

  额定输出最小负载下,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使其逐步升高,直到模块输入过压报警关机,记录此电压值为过压保护点;在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使其逐步降低,直到模块重新开机正常工作(注意:因为模块恢复工作的时候,需要时间,为了能够准确的找出恢复点,在输入电压接近恢复点的时候,需要较小的步长调节输入电压,每调节一个值需要延时一定的时间,判断模块是否恢复),记录此值为交流输入过压恢复点。

  额定输出满载下,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使其逐步降低,直到模块输出欠压报警关机,记录此电压值为欠压保护点;再调节交流输入电压,逐步升高输入电压,直到模块重新开机正常工作(注意:因为模块恢复工作的时候,需要时间,为了能够准确的找出恢复点,在输入电压接近恢复点的时候,需要较小的步长调节输入电压,每调节一个值需要延时一定的时间,判断模块是否恢复),记录此值为交流输入欠压恢复点。

  注意:对于限功率模块,在额定输出半载下测试模块输入欠压点。

  先让模块在额定输入情况下带满载正常工作,调节输入电压,使其逐步降低,直到模块限功率输出(一般是半载限流输出),记录此时的输入电压为半载转换点。然后调节输入电压,使其逐步增加,直到模块能够恢复到满载输出,记录此时的输入电压为半载转换恢复点。

  判断标准:

  符合测试说明,合格;否则不合格。

  2 负载效应、源效应和稳压精度

  测试说明:

  负载效应: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输入电压,因为变换负载引起的输出电压波动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5%。

  源效应:额定输出电流(额定负载)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变化(在允许满载输出的输入电压范围内)时引起输出电压的波动,要求电压调整率不超过±0.1%。

  稳压精度:不同交流输入电压和负载进行组合,各种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整定值的差错不应该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6%(对于24V输出的模块,要求不能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1%)。

  此标准为应满足的基本指标(731标准),具体范围以规格书和企标为准。

  测试方法: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电流在5%~100%变化,记录5%负载时的输出电压V1,负载50%的输出电压V0,负载100%时的输出电压V2。

  计算取(V2-V0)/V0,(V0-V1)/V0中较大者。

  源效应:

  调节输出电流,使模块满载输出;调节输入电压在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变化,记录额定输入时的输出电压V0,下限输入电压时的输出电压V1,上限输入电压时的输出电压V2。

  计算取(V2-V0)/V0,(V0-V1)/V0中较大者。

  对于超宽电压模块,测试时输入电压上下限定为系统过压保护点和模块低压输入开始限功率点的输入电压。

  稳压精度:

  测量额定输入电压和半载整定电压V0,输入在最低输入电压到最高输入电压在额定值变化,负载电流在5%~100%范围内变化时测定输出最大偏离(相对整定值电压)时的电压值V1;计算(V1-V0)/V0,即为稳压精度。

  注:为了提高测试效率,稳压精度、负载效应、源效应可以一起测试,测试时,按照附录的测试表格测试相关的量,最后按照各自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判定标准:

  符合测试说明,合格;否则不合格。

  3 输出电压范围和输出过欠压点

  测试说明:

在额定输入电压,各种负载输出的情况下,分别调节输出电压,测量输出的电压调节范围(对于软件调压的模块,可以通过监控单元调节,对于非软件调节的模块,可以通过调节均浮充电压的微调电阻调节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