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电源测试大全(四):常规功能测试

电源测试大全(四):常规功能测试

时间:02-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相不平衡时,相不平衡电压达到规格书或企标的规定时,模块应能够关机保护且显示报警;相不平衡恢复后模块应能够自动恢复。

  具体要求见规格书和企标要求。

  测试方法:

  利用三相AC SURCE电源对模块供电,调节三相电压源为额定输入电压,模块为额定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如果AC SOURCE功率无法带满载,可以相应减少一些负载),分别实现缺相,恢复,测试模块的缺相保护功能。

  调节三相电压源为额定输入电压,模块为额定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分别调节某相电压逐渐下降(其余两相为额定输出电压,测俩嘎三相电压),直到模块关机保护,并由相应报警,在逐渐升高该相电压,模块能自动恢复。

  判定标准:

  符合测试说明,合格;否则不合格。

  8 输出外特性

  测试说明:

  测试模块在额定输入电压,浮充状态下的输出外特性曲线(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关系曲线)。

  测试方法: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输出电压为浮充电压,输出负载为空载,不断的增加负载(步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块而不同,容量小的模块步长可以稍微的小一些),记录在每一个输出负载下,模块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当模块输出到了限流以后,继续增加负载和记录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直到模块的输出小于10V为止,测试完毕以后,画出模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曲线,就是输出外特性曲线(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要求测试点必须多于15个)。

  判定标准:

  符合测试说明,合格;否则不合格。

  9 效率和功率因素曲线

  测试说明:

  常温下,测试额定输入电压,输出为浮充电压时,从轻载到满载时的效率曲线和功率因素曲线。测试满载输出,输入电压从最低到最高范围内变化时的效率曲线和功率因数曲线。结果作为热设计的参考,和作出电压的损耗曲线。

  具体要求详见规格书或企标的规定(规格书和企标一般只规定额定情况下的功率因数曲线)。

  测试方法:

  调节输入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输出为浮充电压,调节输出负载,分别记录输入功率,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输入功率因数。计算效率并得出效率和功率因数曲线(测试的点必须多于10个,以保证曲线的精度)。

  调节输出为满载,输入电压从最低到最高变化,分别测量输入功率、功率因数、输出功率,计算效率,作出效率和功率因数曲线。

  注意:1. 测试时,先让模块带满载工作半小时后进行测试;2. 测试输出电压摇要用FLUKE45,测试输出电流要用0.2级的分流器,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判定标准:

  符合测试说明,合格;否则不合格。

  10 模块内监控电压的设置精度

  测试说明:

  对于内部有监控控制的模块,当用监控测试软件(或者监控单元)设置模块的输出电压时,设置值与模块的实际输出电压之差应效应±0.1V,具体参数参见产品开发规格书。

  测试说明:

  调节模块的输入为额定电压,输出负载为半载,通过ADAM模块或OCI-6模块(或其他的485与232转换的设备)将待测模块与计算机相连,打开监控测试软件,调测计算机与模块之间的通信,使之正常,用计算机调节模块的输出电压,从规格书要求的最低输出电压开始调节到最高输出电压,步长为1V,同时测量并记录模块的实际输出电压(测试时用FLUKE45,以保证测试精度),计算实际输出电压与设置电压之差应小于规格书的要求。

  注:同样也可以通过监控单元进行设置输出电压,测试输出电压和设置电压之间的差别。

  判定标准:

  符合测试说明,合格;否则不合格。

  11 模块内监控温度测试精度、风机调速、过温保护测试(使用于有以上功能的模块):

  测试说明:

  测试精度:

  对于模块内有监控测量温度功率的软件,用监控测试软件测量模块的测温精度应满足规格书的要求或企标的要求,一般要求小于2度。

  风机调速:

  对于风冷模块,如果才哟嘎了软件调速技术,那么模块的风扇调试过程必须满足规格书或企标的要求。

  过温保护:

  对于有过温保护的模块,模块的过温保护点和恢复点必须满足规格书或企标的要求。

  测试方法:

  以上三个测试项目可以同时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首先,打开模块,将单点测温仪或多点测温仪的其中一根热电偶粘在模块的测温点(注意:热电偶必须粘在温度探头靠近温度测试IC的部分),将模块按照好;然后,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接在模块的风扇工作电压的测试点上,以便测试你可风扇的工作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负载为空载,接上监控单元,使得模块跟监控单元之间通讯正常。

调节模块的输出负载为满载,让模块工作,模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