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融合进一步深化 生化机器人何时降临
在一个世界被网络所覆盖、生化人、仿生人、人类共存的时代,一位由奥莱特博士设计创造出来的、有着人类大脑和灵魂的半机器人草薙素子,加入了精英部队"公安九课",协助政府打击高科技犯罪……近期热映的好莱坞科幻大片《攻壳机动队》在讲述半机器人找寻自己灵魂的故事之外,阐述了对未来人与机器间关系的冷静思考,也再度引发我们对人工智能、人机协同融合领域的关注与热议。
人与机器的终极关系?
15年前,英国雷丁大学控制论专家、教授凯文·沃伊克率先在自己的著作《我和生化机器人》中提出并剖析了生化人(Cyborg)这一概念,而生化人在英文中对应短语的字面意思恰好是有机生命与无生机器的合成体。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教授为了撰写学术著作,曾在1998年利用外科手术,把一个硅片脉冲转发器植入了自己的左臂,2002年又将一个边长3毫米的方形芯片植入到左腕,使自己的神经系统通过芯片线路与计算机相连,他还在书中说,当那个戴着芯片的他在办公大楼里进进出出时,所有由电脑控制的房间都能辨认出他,自动开灯、开门,电脑还会发出"早安,沃威克教授"的问候,在接到新邮件时通知他,并自动下载新邮件,他的助手也能在任何时候找到他。
2008年,一部日本科幻片《我的机器人女友》的上映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普通科技迷对机器人与人机关系的好奇。
DeepMind5月下旬再派AlphaGo"出征",对弈世界冠军中国棋王柯洁,不仅意味着人机对战将再掀高潮,也预示着人类智能将在某些专门领域接受人工智能更为强劲的挑战。
面对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热潮,谷歌一线科学家给出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造就7万亿美元规模的大市场,而2016年,谷歌营收才1000亿美元,整个互联网行业也不过3800亿美元。
随着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生化机器人的发展和系统科学的综合进步,将使计算机自主的逻辑思维有足够的行为表现,进而真正脱离人类的完全控制,发展为相互平等或同一的关系,拥有自主的智能思维。
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软硬件的进步,计算机的逻辑分析能力大幅提高,直至计算机的综合逻辑分析提高为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自主产生新的逻辑,并摆脱人类的框架式控制,而成为一种自主的智能思维。
人类是不是即将进入超级智能时代?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尼克·波斯特罗姆在著作《SuperIntelligence》中提出,人工智能会朝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方向转变。
不少学界、产业界人士袒露担忧。以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一种声音认为,"如果若干年后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终将成为人类的心头大患。"
然而以微软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洪小文为代表的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人工智能作为被人类创生的一种工具、技术,没有人也便没有AI,因为AI里面的想法、算法全部来自人类,而人类没有AI也可以生存。
这种声音背后的逻辑是:由于跑得不够快,于是人类创造汽车,这个发明让人步伐加快。人类不会飞,于是制造了飞机,让它们带人类上天。类似地,人类具有计算能力,但是算得不够快不够精准,于是便发明计算机,把算法和计算机相结合,即让人工智能AI与人类智能HI联合,达到超级智能(SI),以承担人类无法单独完成的事。
洪小文说,人类最了不起的东西叫作创新、创造。在古往今来的创造历程中,人类采取的一贯策略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这其中,大胆假设的创造力来自于人类,小心验证的使命交给计算机,并在验证过程中反复修改我们的假设,修改我们的想法,最终就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如果说将来社会真的一定有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想必是通过人类智能(HI)+人工智能(AI)融合后达到的。"
进化是智慧化、智能化的缘起。人类作为高级哺乳动物,虽拥有令人惊叹的结构复杂的神经元,然而与电子电路相比,它并不是一个处理信息的好手,速度尚未达到电子电路的100万分之一。
不过经过漫长进化的聪明人类早已在历史经验中习得:敌人越少越好。如果AI显现出神力,不妨联手,将它变为朋友。
人机协同融合分几步走?
移动终端、互联网、传感器网、车联网、穿戴设备的流行,令感知设备很快将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计算与人类密切相伴,而网络作为个体和群体的联结者,将快速聚集并反馈出他们的发现、需求、创意、知识和具备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提出,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固然重要,而让计算机与人协同,取
- 先进手术系统所需的独特电源需求,凌力尔特来接招(10-11)
- 3G/WIFI控制太阳能驱动机器人制作详解(10-28)
- 超声波移动机器人导航设计方法(04-11)
- ROCKWELL系统在机器人汽车焊装线上的应用(07-07)
- 智能机器人在家庭医疗保健的设计和应用(09-19)
- 基于DSP和机器人的声控系统设计与实现(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