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关于互联网医院,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关于互联网医院,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时间:02-25 来源:ofweek 点击:

  自乌镇亮相了首家互联网医院,业界对互联网医院的争论很多,笔者也写过两篇文章讨论互联网医院的虚实。有人将互联网医院视为医疗改革的圭臬,也有人斥责互联网医院偷换概念。不管怎样,很多人对互联网医院还存在一些误解,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互联网+医院的现状。

  

  首先,互联网医院不同于网络医院。

  在互联网医院的概念出现之前,颇受关注的是网络医院,而人们接触最多的却是信息化医院,可以说是互联网医疗演进的三个阶段。我们不妨在此梳理一下信息化医院、网络医院和互联网医院之间的共性和不同。

  信息化医院由来已久,除了医院自身引入HIS系统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少IT公司也开始为医院提供流程化服务,并宣称是互联网医院,可目前医院对外开放的主要是门诊挂号系统和医保卡,尽管很多医院也相继开放了门诊挂号系统,各类在线挂号服务蜂拥而至,比较知名的有就医160网,以及各省市卫生局搭建的预约挂号平台。而病历管理、电子处方等依然被院长们紧紧的握在手里。也就是说,一些IT公司将医院信息化归为信息化医院不排除偷换概念的嫌疑,且就目前来说,信息化医院仍处于互联网+医院发展的第一阶段罢了,和互联网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而网络医院似乎是医院信息化后的进阶,国内很多省市都有网络医院的特例,比较知名的当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开设的网络医院。自去年10份上线后,目前已经有50多种疾病适合网络诊断,通过在广东省设置的 1000多个网店,患者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在附近附近找个网点,医生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免费诊断,开完处方后可以直接在药店拿药。既节约了挂号时间也节省了就医的费用,不过各个网络医院的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范围也比较窄,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关注的医保报销目前并未纳入到网络医院的体系中来。

  和网络医院相同的是,前几天刚刚挂牌的乌镇互联网医院也主要依靠远程诊断的运营模式,不同的是,除了桐乡市政府的支持,微医集团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是移动医疗公司首次踏足实体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医生资源更加丰富,凡是有执业资格证的的医生都可以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多点执业,考虑到微医集团近两年积累的5000余组专家医疗团队,医生资源并非是瓶颈。另一方面让电子处方和病历管理近一步开放,或可以打破传统医院禁止处方和病历流出的现状,其实也是在利好医生的自由行医。当然,乌镇互联网医院还只是个案,尤其是政策上的支持在其他地方很难复制,比如说医保系统的接入,就连传统医院发起的网络医院都未曾实现。不过,笔者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互联网医院的出现本身就是医疗改革的一种进步,特别是微医集团作为非医疗机构的加入,这对移动医疗的发展和医改的方向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本质是医院而非互联网服务

  在线问诊也好,医药O2O也罢,究其根本都是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服务。以第三方服务去解决医患问题,就不得不触及医院的既得利益,这也是移动医疗创业者高呼医生多点执业等政策,而院长们却对之嗤之以鼻的关键所在。所幸互联网医院虽然和移动医疗密不可分,究其主体依然是医院而非互联网服务。

  摆在移动医疗玩家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碎片化服务和互动性难题。所谓的碎片化服务是指,移动医疗最大的价值可能并不是提供各类服务信息,而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隐私医疗并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实现服务,这就给移动医疗带上了隐形的枷锁,一是用户需求太"轻",可能仅仅局限在挂号、慢性病管理和相对隐私的疾病上。二是进展缓慢,几乎所有的移动医疗服务都在积累医生资源,甚至在相互抢夺资源,不排除未来会出现烧钱的现象,但这必然导致互动性上出现一些问题。实体医院的医生本来就很难挂上号,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通过移动医疗APP来问诊本就不现实,除此之外,医患问题还无从解决,目前普遍的做法有两个:一是"轻问诊",比如春雨医生共建线下诊所和丁香园的自建线下诊所,就是为了建立医生与病人的诊疗关系。另一种是为医生进行线下导流,比如快速问医生等在尝试为入驻医生提供线上流量,在首诊后建议用户到线下就诊,这和"轻问诊"的思路相同,只是把医疗责任等让人头疼的问题甩给了实体医院。

对比可以看出,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越移动医疗的范畴,一旦互联网医院拥有了医疗服务资质,就有了承担医疗责任的能力,在了解用户病历的情况下也更方便医疗保险的进展,从多个方面减轻医患关系带来的压力。当然,对于医生而言,互联网医院的优势不言而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