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五种底盘控制技术设备
基于一个扩展的软件来操控。
汽车悬架控制系统
1、主动悬架阻尼器控制系统(ADC)
ADC(有时也称为连续性阻尼控制系统CDC)由电子控制单元、CAN、4个车轮垂直加速度传感器、4个车身垂直加速度传感器和4个阻尼器比例阀组成。根据汽车的运动状况及传感器信号,电子控制单元计算出每个车轮悬架阻尼器的最优阻尼系数,然后对阻尼器比例阀进行相应的调节,自动调整车高,抑制车辆的变化等,使汽车的悬架系统能提供更好的汽车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主动横向稳定器(ARC)
当汽车进行弯道行驶时,离心力会对汽车车身产生一个侧倾力矩,这个侧倾力矩一方面引起车身侧倾,另一方面使车轮的载质量发生由内轮向外轮的转移。主动横向稳定杆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个横向稳定杆施加一个可连续变化的初始侧倾角或者初始侧倾力矩,主动侧倾稳定杆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是将被动侧倾稳定杆从中间分开,通过一个旋转马达把稳定杆的左右两部分连接起来,旋转马达能让左右两部分进行相对转动,旋转马达的转矩可以调节;另一种是在被动稳定杆的一端安装一个差动液压缸机构,差动液压缸机构一端与稳定杆连接,另一端与同车轮的横向摆臂连接,差动液压缸机构两端的距离可以调节。
ARC的工作原理是主动让稳定杆的左右两端作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平衡车身的侧倾力矩,使车身的侧倾角接近零,提高了舒适性。由于汽车前后两个主动稳定杆可以调节车身的侧倾力矩的分配比例,从而可调节汽车的动力特性,提高了汽车安全性和机动性。
汽车底盘的线控技术
所谓线控就是用电子信号的传送取代过去由机械、液压或气动的系统连接的部分,如换档连杆、油门拉线、转向器传动机构、刹车油路等,它不仅是取代连接,而且包括操纵机构和操纵方式的变化,以及执行机构的电气化,这将改变汽车的传统结构。全面线控的实现将意味着汽车由机械到电子系统的转变,线控技术要求网络的实时性好、可靠性高,而且一些线控部分要求功能实现的冗余,以保证在一定的故障时仍可实现这个装置的基本功能。就像现在的ABS和动力转向一样,在线路故障时仍具有刹车和转向的基本功能,这就要求用线控的网络数据传输速度高、时间特性好和可靠性高。
目前汽车底盘的线控技术包括线控换档系统、制动系统(如电液制动系统EH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悬架系统、增压系统、油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线控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无需使用液压制动或其它任何液压装置,使汽车更为环保;减小了正面碰撞时的潜在危险性,并为汽车设计提供了更多空间;线控的灵活性使汽车设计、工程制造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大为降低,且降低了维护要求和车身重量。
汽车底盘集成化技术
现代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正从最初单一控制发展到如今的多变量多目标综合协调控制,这样可以在硬件上共用传感器、控制器件、线路,使零件数量减少,从而减少连接点,提高可靠性,在软件上实现信息融合、集中控制,提高和扩展各自的单独控制功能,其中主要包括ABS/ASR/ESP的集成化、ABS/ASR/ACC的集成化技术。
而目前在底盘技术中有几个新的技术发展,未来会对增强汽车的安全发挥比较重大的影响。比如在2010年度大陆集团开发ESA紧急转向辅助系统,该系统关联了ESC、EPS等功能,使用传感器帮助底盘监控路况,在司机来不及踩动刹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帮助转向规避机动的方式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日产研发出的MR16DDT和转矩矢量系统同样应当引起关注,因为日产最新款JUKE四轮驱动型号16GTFOUR采用了转矩矢量系统TVS(TorqueVectoringSystem),可以将动力按照50/50的比例分配到前后轮以获得额外的牵引力,同时还能将后轮的转矩再次均分给两侧的车轮。转矩矢量系统可赋予车辆更灵活更具吸引力的驾驶操纵性能,抵消JUKE车型底盘离地间隙增高而给稳定性和转向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 汽车线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02-10)
- 汽车电子新技术综述(03-11)
- 祥解四驱系统(03-28)
- 汽车电子控制转向技术的发展趋势(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