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热分析预测IC的瞬态效应并避免过热
时间:01-02
来源: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技术专家Milind Gupta
点击:
图6. MAX16815/MAX16828 HBLED驱动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图7. 图中所示测试装置采用片上ESD二极管测量管芯的瞬时温度。*EP表示裸焊盘。
这种状态下,元件承载大量电流,ESD二极管测量处于测量通路。因此,由于焊接线和内部金属电阻的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根据内部布局和焊接线长度计算,估计最差情况下的寄生电阻为50mΩ。200mA下,该寄生电阻会在二极管读数上产生大约±10mV (最大)的误差,对应的温度测量精度误差大于±5°C。此外,管芯ESD二极管放置在靠近片上功率MOSFET和热保护电路处。这种配置可使二极管更准确地表示该区域的温度。
系统定义1
接下来的部分介绍如何利用测试装置,采集代表瞬时热特性的二极管电压,用于上述式7和式21的系统定义方程式。为了计算kA和θJA (代入式11),采用热风枪加热芯片。因为我们并不希望芯片内部产生热量,所以将芯片断电。利用热风枪加热元件会使封装、管芯的温度上升。可利用示波器测量二极管的电压,以监测管芯的温度变化(图 8)。
当芯片加热时,二极管电压按照指数规律迅速下降,与公式预测结果一致。接近曲线中间位置时,关闭热枪,使封装和管芯开始冷却。二极管电压又按照指数规律上升。我们并不确切知道有多少热量从热风枪传递到芯片。因此,为了消除该未知数,我们首先将式28调整为仅拟合曲线(图8)的上升部分(冷却)。这种曲线拟合使我们能够估算kA的最佳值。冷却期间没有热功率传递至封装,封装仅仅进行冷却,P = 0。因此,式28可简化为:
(式34)
我们已知VDA (室温下的初始测量值为643mV)和VDi (t = 0时的参考读数)值。为了确定KA,我们必须调整方程式,使其包括上升曲线的一对读数,将得到kA = -0.0175。图9所示为采用上述kA值时的读数(二极管电压单位为mV,与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的对应关系)和式34的波形。
图8. 该二极管电压瞬态值包括表示外部热风枪加热(下降曲线)和移开热风枪后冷却(上升曲线)的指数曲线。
图9. 式34,拟合至一对二极管电压测量值,非常接近芯片经过热风枪加热后再冷却的二极管测量值。
正如我们在图9中看到的那样,式34与kA = -0.0175时的测量数据非常接近。为了验证我们公式的正确性,我们尝试利用针对kA测定的值拟合公式28的下降曲线,方程式精确拟合(图10)。因此,我们看到针对系统定义1所讨论系统的式34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
系统定义2
验证系统2的式30、式31和式32更加困难。必须在管芯产生热量,利用二极管正向电压测量管芯温度,并将温度值与提出的RC网络的C1电压仿真数据进行拟合。这项工作可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在已知整个芯片初始温度的情况下,记录不同时间的瞬态热特性非常重要。按照这种方式,我们还可以求解RC网络的初始电容电压。利用相同的测试装置(参见图7),接通电流通道并在示波器上采集二极管电压(图11)。
记录三种不同耗散功率下的瞬态电压,用一条曲线模拟这些数据。图12所示曲线是第一组数据的拟合结果,此时功耗为1.626W;图13所示波形是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的比较。同样,图14所示波形说明了RC网络对第二组读数(耗散功率为2.02W)的仿真;图15所示波形说明了对第三组读数(耗散功率为1.223W)的仿真情况。
图10. 式28拟合曲线与曲线下降部分(加热)的二极管电压测量值非常接近。
图11. MAX16828内部二极管的正向电压瞬态值,表明片上MOSFET已经导通并产生热量。
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理论模型非常吻合。一旦针对具体芯片构建RC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将对仿真IC的瞬态温度非常有用。模型亦可用于类似尺寸的芯片,确定其定义阶段的热特性。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表示芯片的工作范围限制,反过来,这些信息也能够帮助定义芯片的工作模式,以避免过热。
结论
本文介绍了通过RC网络仿真芯片热特性的方法,然后可以利用SPICE工具方便地进行仿真。以下方法有助于提高该模型的精度:
获取极端功耗条件和中等水平下的数据。将RC网络同时拟合到三个不同状况,使模型复合绝大多数实际功耗的要求。
通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采集数据提高模型精度。
图12. 采用图示元件值,该RC网络能够仿真由管芯产生热量时芯片的瞬态热特性。
图13. 当管芯耗散功率为1.626W时,芯片加热曲线的实测结果与拟合曲线的比较。
图14. 当管芯耗散功率为2.02W时,芯片加热曲线的实测结果与拟合曲线的比较。
图7. 图中所示测试装置采用片上ESD二极管测量管芯的瞬时温度。*EP表示裸焊盘。
这种状态下,元件承载大量电流,ESD二极管测量处于测量通路。因此,由于焊接线和内部金属电阻的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根据内部布局和焊接线长度计算,估计最差情况下的寄生电阻为50mΩ。200mA下,该寄生电阻会在二极管读数上产生大约±10mV (最大)的误差,对应的温度测量精度误差大于±5°C。此外,管芯ESD二极管放置在靠近片上功率MOSFET和热保护电路处。这种配置可使二极管更准确地表示该区域的温度。
系统定义1
接下来的部分介绍如何利用测试装置,采集代表瞬时热特性的二极管电压,用于上述式7和式21的系统定义方程式。为了计算kA和θJA (代入式11),采用热风枪加热芯片。因为我们并不希望芯片内部产生热量,所以将芯片断电。利用热风枪加热元件会使封装、管芯的温度上升。可利用示波器测量二极管的电压,以监测管芯的温度变化(图 8)。
当芯片加热时,二极管电压按照指数规律迅速下降,与公式预测结果一致。接近曲线中间位置时,关闭热枪,使封装和管芯开始冷却。二极管电压又按照指数规律上升。我们并不确切知道有多少热量从热风枪传递到芯片。因此,为了消除该未知数,我们首先将式28调整为仅拟合曲线(图8)的上升部分(冷却)。这种曲线拟合使我们能够估算kA的最佳值。冷却期间没有热功率传递至封装,封装仅仅进行冷却,P = 0。因此,式28可简化为:
(式34)
我们已知VDA (室温下的初始测量值为643mV)和VDi (t = 0时的参考读数)值。为了确定KA,我们必须调整方程式,使其包括上升曲线的一对读数,将得到kA = -0.0175。图9所示为采用上述kA值时的读数(二极管电压单位为mV,与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的对应关系)和式34的波形。
图8. 该二极管电压瞬态值包括表示外部热风枪加热(下降曲线)和移开热风枪后冷却(上升曲线)的指数曲线。
图9. 式34,拟合至一对二极管电压测量值,非常接近芯片经过热风枪加热后再冷却的二极管测量值。
正如我们在图9中看到的那样,式34与kA = -0.0175时的测量数据非常接近。为了验证我们公式的正确性,我们尝试利用针对kA测定的值拟合公式28的下降曲线,方程式精确拟合(图10)。因此,我们看到针对系统定义1所讨论系统的式34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
系统定义2
验证系统2的式30、式31和式32更加困难。必须在管芯产生热量,利用二极管正向电压测量管芯温度,并将温度值与提出的RC网络的C1电压仿真数据进行拟合。这项工作可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在已知整个芯片初始温度的情况下,记录不同时间的瞬态热特性非常重要。按照这种方式,我们还可以求解RC网络的初始电容电压。利用相同的测试装置(参见图7),接通电流通道并在示波器上采集二极管电压(图11)。
记录三种不同耗散功率下的瞬态电压,用一条曲线模拟这些数据。图12所示曲线是第一组数据的拟合结果,此时功耗为1.626W;图13所示波形是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的比较。同样,图14所示波形说明了RC网络对第二组读数(耗散功率为2.02W)的仿真;图15所示波形说明了对第三组读数(耗散功率为1.223W)的仿真情况。
图10. 式28拟合曲线与曲线下降部分(加热)的二极管电压测量值非常接近。
图11. MAX16828内部二极管的正向电压瞬态值,表明片上MOSFET已经导通并产生热量。
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理论模型非常吻合。一旦针对具体芯片构建RC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将对仿真IC的瞬态温度非常有用。模型亦可用于类似尺寸的芯片,确定其定义阶段的热特性。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表示芯片的工作范围限制,反过来,这些信息也能够帮助定义芯片的工作模式,以避免过热。
结论
本文介绍了通过RC网络仿真芯片热特性的方法,然后可以利用SPICE工具方便地进行仿真。以下方法有助于提高该模型的精度:
获取极端功耗条件和中等水平下的数据。将RC网络同时拟合到三个不同状况,使模型复合绝大多数实际功耗的要求。
通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采集数据提高模型精度。
图12. 采用图示元件值,该RC网络能够仿真由管芯产生热量时芯片的瞬态热特性。
图13. 当管芯耗散功率为1.626W时,芯片加热曲线的实测结果与拟合曲线的比较。
图14. 当管芯耗散功率为2.02W时,芯片加热曲线的实测结果与拟合曲线的比较。
图15. 当管芯耗散功率为1.223W时,芯片加热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