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芯片靠啥加速?中星微邓中翰在两会上给出10点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董事长邓中翰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自主芯片决胜人工智能时代。邓中翰认为,近些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积累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若能在战略层面制定系统的推进计划,会给我国带来实现弯道超车、提升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绝佳机会。在人工智能时代,能否开发出具有超高运算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豪强争霸的关键。
2016年,众多国际巨头围绕芯片技术全面部署,而我国芯片企业发展普遍面临融资渠道缺乏、研发投入能力有限、持续创新能力较弱等难题,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为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开发进程,邓中翰建议国家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由科技部牵头加大对自主芯片研发的支持力度,发改委和财政部予以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国家科研单位和芯片企业间建立长期和深层的合作机制,以便调集和整合各个研发机构的实力,合力支撑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二是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自主芯片开发的投入力度,在目前重点支持制造企业的同时,注重对芯片设计企业的经费支持;支持设立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社会各类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进入芯片技术领域。
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扶持自主芯片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以及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加快发展;通过精准扶持、技术扶贫的方式,为行业领先的自主芯片企业开辟境内上市的"绿色通道"。
四是加强自主芯片技术的知识产权转化和保护,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我国芯片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建立国家重大项目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引导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积极探索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直接融资方式和资产管理制度。
五是注重将先进芯片技术转化为自主标准,统筹推进科技、标准、产业的协同创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自主标准的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体系,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准入门槛。
六是强化自主芯片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产业联盟发展;鼓励企业成立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机构,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竞争前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是鼓励和支持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协调行动,以自主芯片技术为基石,建立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新生态,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角逐中实现弯道超车;同时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在生态链的每个环节均衡发展,以高效的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八是在政府项目中优先采用自主芯片,建立政府项目采购自主芯片的协调机制,对由国内企业完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主标准的芯片给予重点扶持,对企业项目采购自主芯片提供政策支持,为自主芯片开发提供基本的市场支撑。
九是建立推动芯片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基金,制定"芯片产业千人计划",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就业,调动更多力量参与自主芯片的研发和应用;适时开展芯片技术人才激励政策试点,允许企业以股权减持方式建立期权奖励制度。
十是强化军民融合创新的顶层设计,深入开展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集成应用等创新链的一体化设计,构建军民共用技术项目的联合论证和开发模式,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系,让先进的自主芯片技术更好地支持国防建设。
当前,我国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究的企业数量有限,且总体的研发投入能力有限、持续创新能力较弱,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才能确保我国在未来1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最关键技术时期,具备与欧美强国抗衡的科研实力和研发进展,确保我国在科技进步浪潮中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999年,在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直接领导下,邓中翰,杨晓东等一批来自美国硅谷的留学回国博士在北京中关村承担并实施"星光中国芯工程",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研发以及产业化工作。其后,中星微推出了"星光"系列数据多媒体芯片,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2016年,中星微推出了中国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并实现量产,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嵌入式机器视觉应用场景。据了解,这款芯片目前已经成功在视频监控领域实现产业化。
业界知名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启动十多年来,通过自主创新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成功开发安防监控SVAC芯片并形成国标、国内首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等,为我国芯片产业发展
- “两会”释放利好消息(03-09)
- 中星微邓中翰两会议案:继续推进自主创新法(03-11)
- 全国工商联:引导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03-11)
- 芯领袖︱在中星微赢得一身“光环”,邓中翰还能续写传奇?(11-16)
- 小米展讯积极布局国产芯,邓中翰道出了几点制约因素(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