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劲爆!紫光赵伟国在北京微电子会议上12条惊人语录
"讲的太实在了!",这是在10月29日在亦庄召开的2015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发表演讲时,听众席上一位产业朋友感叹道。赵伟国到底讲了什么,到底有哪些惊人语录?集微网为大家罗列12条现场赵伟国的语录,可以说句句戳中产业企业、政府,以及紫光自己最敏感的神经。
1.紫光原来没有自主创新,有一点可能是模仿。
2.芯片行业非常花钱,资本运作是非常重要手段,这个行业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3.紫光的投资逻辑:资本投我们,我们拿钱去做产业,资本在到资本市场去套利。这个过程描述为互联网思维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例如紫光定增25块多,最高到139,今天还有90多。资本虽然投资了我们,但他是到资本市场拿钱,其获利巨大。
4.公司利益与团队利益相结合,毛主席当年说打土豪分田地。不分田地谁给你打土豪。
5.企业并购是花钱的,我们紫光却把花钱生意做成了赚钱生意。通过资本溢价和增值两年我们资产增值700亿人民币以上。
6.收购要做闪电战,千万不要做成持久战。我们在RDA上做了持久战就很难受。
7.在我眼中看来中国重科技企业只有华为。
8.李力游比我优秀,我没那本事管他,我就不管他。
9.给台湾建议,商业是对等的,你不对大陆半导体开放投资,我们只能去台湾挖人。
10.大陆应该硬起来,台湾既然不让我们投资,我们就禁止在台湾生产的产品在大陆销售,他马上就软了。都是同胞,我认为台湾政治家在这方面过于短视。
11.中国这个社会环境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政治、政策、法律、时间的考验。否则你今天在这开会,过两天回被送到哪去关起来了。
12.一看势头不妙就要撒腿就跑,企业家练就的第一项本领就是"逃跑",保证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当然除了上述12句集成电路产业的真心话。赵伟国演讲重点还是放在对紫光介绍,集微网根据讲话内容总结出了关于紫光的6个问题。
紫光终极目的是什么?
赵伟国认为,大学办企业是中国特色现象,为什么让清华大学办企业?根本目的就是发展民族高科技。你可以做其他的,但是你不能忘记本来使命。我2009年到紫光以后就确定让紫光成为一家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的目标。
紫光怎么实现做成一家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
两条路:自主创新+国际并购。赵伟国表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本来就落后。想做孵化去高校没有找到好成果。就算孵化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大家都喜欢豪华快餐,只有并购才是得到豪华快餐。目前不管在CPU、DRM、芯片设计等领域都是国际两三家企业弄断市场,你们有机会从小做起。人家稍微放点水就把你打到了。所以国际并购是不错的选择。
在并购后,有资本有实力有时间去做自主创新,目前紫光收购展讯和RDA以后,做的东西已经在市场体现出来了。以后慢慢还会更多。
紫光发展壮大的逻辑是什么?
三个结合: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结合;科技产业与资本结合;公司利于与团队利益结合;针对三点赵伟国一一做了解释。
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结合:道理很简单,在中国只有跟着国家战略走,你才有可能做大做强,才会得到资本的支持。
科技产业与资本结合:发展光靠国家和自己积累的资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引进资本才可能有大发展。 紫光不到两年可能投资100亿美金。主要来自资本市场,也有产业投资。
公司利于与团队利益结合:只有两个利益相结合,你才能解决人为什么而战斗的问题。毛主席当年说打土豪分田地。不分田地谁给你打土豪。
紫光凭什么能吸引的大量的资本?紫光并购能让自己赚钱么?
"让资本赚到钱!"这是赵伟国认为吸引资本的核心。他解释道,让资本赚钱,他才会投钱给你,你才有钱去做产业。怎么能赚到钱?他解释道,资本获利实际上不是通过企业获利的,而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利的。用如果你把它描述为互联网思维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因为投资人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利的,而我们拿到钱去发展了产业,产业的利润上来又会支撑资本市场。
大家看到紫光股票股价,从我们定增价25块多,高点到139,今天到90多块钱。资本市场给投资人带了巨大利润,25块多的成本,就算今天价格90多,利润空间也很大。这种让资本赚钱,必然也会赢得资本的充分认可。
企业并购是花钱的,我们紫光却把花钱生意做成了赚钱生意。通过资本溢价和增值两年我们资产增值700亿人民币以上。
紫光集团未来产业布局是什么样的?
赵伟国认为,在业务上是"从芯到云",紫光通过收购不断完善自己的产业链,包括展讯、RDA芯片公司,也收购了华三、世纪互联这是云计算公司。
紫光在芯片有三个重点领域:展讯为基础打造移动芯片领域;RDA为基础打造物联网领域;还有正在做的存储和其他芯片。
为了完成这个构架,赵伟国透露,目前正在以发债、基金等形式筹备资金,到年底百元基金会设立起来,我希望三年内我们基金规模做到三千亿人民币。
- 台积电满脸“苹果光”(05-06)
- 智能手机陷入“千机一面”怪圈(06-08)
- CPU/APU:一场无声的反垄断技术较量(06-21)
- 移动设备纷纷采用多核CPU遭质疑:性能过剩(01-12)
- 系统级芯片SoC真的能取代传统CPU?(04-26)
- 国产CPU:放手一搏正当时(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