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要生存,似乎只有剥离代工业务这一条路了
过去数十年来,英特尔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资产就是其制造工艺设备。现在,情况显然发生了变化,就英特尔当下的处境和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英特尔应该重新审视一下继续拥有自己的代工厂是否能带给其股东最好的回报了。
我们首先来看看制造工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我们回望世纪交替之时会发现,与现在相比,那时的工艺进步能带来更加显著的优势。当时,新节点能将时钟速率提升超过50%,晶体管的成本近乎降低一半,同时功耗会低得多。比如,250nm的奔三Katmai运行在600MHz时功耗为43W,而180nm的Coppermine版本在同样的时钟速率下功耗仅为22W,它还可以在38W的功耗下达到1GHz的运行速率。它的下一代,130nm的Tualatin,能达到1.4GHz的运行速率,而功耗仅为32W。实际上,它可以轻松达到1.6GHz的速率,不过,出于商业的考虑,英特尔不想让它与奔四比起来太过出色。
根据英特尔于去年11月份的投资者会议上所透露的数据,现在的工艺升级,每片晶圆的成本大约上升了近30%,而上一次节点升级时,成本提升了将近10%。从32nm过渡到22nm并没有提升高端性能,32nm的Sandy Bridge仍然是最强大的超频处理器,不过,在更低的时钟速率下,它确实可以改善功耗特性。14nm节点确实显著降低了晶体管的成本,但晶圆的成本却比它前一个节点上升地更快。如果按照英特尔的说法,14nm并不会显著改善功耗使用情况,而性能只能持平或轻微下降。总体而言,虽然英特尔大大推迟了新节点上市的进程,它确实也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更糟糕的是,英特尔还推迟了其10nm的进程,这让英特尔落后于三星和台积电整整两个季度,如果他们都按照最新的公告进行的话。
随着竞争对手们开始量产FinFET工艺的器件,英特尔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现在哪种工艺拥有性能领先优势还不是很确定,功耗使用上也难分敌手,不过鉴于英特尔14nm器件在功耗和性能上的糟糕表现,以及三星最新的14nm Exynos处理器出色的功耗表现,如果说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没有完全消除的话,至少这种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英特尔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于,随着其营收的放缓,与三星和台积电这样的公司的竞争越来越艰难,考虑到这两家公司的增长速度,更是雪上加霜。2015年,在资本支出上,台积电将首次超过英特尔,而且其7月份营收增长非常亮眼,年度和季度增长约25%。相比之下,英特尔则继续萎缩。三星和台积电都宣布其10nm器件将在2017年第一季度量产,而英特尔却将其10nm推迟到2017年第三季度,英特尔已经宣布其10nm节点还将需要将近30个月的准备时间。台积电将会在2017年第一季度验证7nm节点的性能,和其10nm节点的验证时间仅仅隔了五个季度。
不止如此,英特尔一般只针对一种节点提供一种工艺,而台积电则会根据最适合不同细分市场产品的不同特性,提供多个工艺。台积电刚刚对16FF+工艺进行爬产,又开始研究16FFC工艺,它将是一种适用于物联网设备器件的低成本、低功耗的工艺。而英特尔广泛的产品线,从Xeon服务器到Quark处理器,尽管它们的特性存在很多不同,但都使用了相同的工艺。在英特尔的先进工艺远远领先对手的年代,这样做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不同了。不止如此,还会变得更糟,因为台积电习惯性地会在同一个节点上创造新工艺,最近,该公司又发布了全新的28nm节点工艺。
英特尔也可以使用比竞争对手更适合的工艺,但是它面临的真正问题在于不断增加的研发成本、升级制造设备和工厂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随着这些成本的不断上升,英特尔不得不设法增加收入,而这有时会导致一种损害公司收益的绝望的努力。这个压力就传导到了Atom处理器的定价上。英特尔不能降低服务器处理器的价格,因为服务器市场对价格并不是很敏感,也不能降低其主流产品线的价格,因为英特尔还指着它们补偿反向营收计划造成的巨额亏损。另一方面,英特尔试图在低端市场上培育需求,大多数人都知道英特尔的移动计算事业部在2013年亏掉30亿美金之后,2014年又向这个无底洞填了42亿美金,预计2015年仍将亏损34亿美金,虽然这主要归因于平板电脑市场,但我们也要考虑到,为了从AMD手上夺走更多业务,英特尔在PC市场上的价格也定得比较低。
很显然,随着晶圆成本的上升,英特尔给出的数字是上升30%,它在处理器上的业务规模将
- 英特尔总裁唱衰晶圆代工业(02-23)
- ARM手机芯片市场份额已超90% 英特尔倍感压力(03-17)
- 中国正探寻如何快速进驻HPC芯片领域(03-23)
- 业界不惧英特尔3D晶体管来势汹涌(05-09)
- 第一季度全球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出炉 (05-20)
- Q1全球20大芯片厂商排行榜出炉 英特尔夺回优势(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