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棒喝:本土集成电路产业的瓶颈怎么破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发布以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和产业规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方面,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级大关,达到10393亿元,同比增长13.4%,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产业规模方面,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015.4亿元,2001-201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3.8%。
我国集成电路取得长足进步 但瓶颈仍突出
《2015-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多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所聚集的技术创新活力、市场拓展能力、资源整合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潜力,为产业在未来实现快速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时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持续实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要求,将推动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突破,持续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发展。预计到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翻一番,销售收入将达到3,300亿元人民币,满足27.5%国内市场需求。同时,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国内重点整机企业应用自主开发集成电路产品的比例达到30%左右。
据悉,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实力显著增强,系统级芯片设计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建成了7条12英寸生产线,本土企业量产工艺最高水平达40纳米,28纳米工艺实现试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装备和材料实现从无到有,被国内外生产线采用,离子注入机、刻蚀机、溅射靶材等进入8英寸或12英寸生产线。
涌现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2014年海思半导体已进入全球设计企业前十名的门槛,据ICIngsights数据显示,我国设计企业在2014年全球前五十设计企业中占据了9个席位。中芯国际为全球第五大芯片制造企业,连续三年保持盈利。长电科技位列全球第六大封装测试企业,在完成对星科金朋的并购后,有望进入全球前三名。
集成电路产业瓶颈仍然突出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创新要素积累不足。领军人才匮乏,企业技术和管理团队不稳定;企业小散弱,50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收入仅约是美国高通公司的60-70%,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英特尔一家公司。产业核心专利少,知识产权布局结构问题突出。
二是内需市场优势发挥不足。芯片设计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难以进入整机领域中高端市场。跨国公司间构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生态体系,国内企业只能采取被动跟随策略。
三是"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协同格局尚未形成。芯片设计企业的高端产品大部分在境外制造,没有与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形成协作发展模式。制造企业量产技术落后国际主流两代,关键装备、材料基本依赖进口。
关于壮大集成电路产业五点思考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颁布一周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2020年、2030年产业发展目标深入人心,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已成为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和设备材料业的共同目标。
思考一:用好"大基金"。2014年10月14日,工信部办公厅宣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经于9月24日正式设立。"大基金"要投资的项目一定要做好统筹,在产业链内要做好布局,设计、制造、封测、重要的设备、材料和零部件都需要布局。需要认真研究项目、了解团队,筛选出好项目,每个环节集中投资,让国家的产业资金花在刀刃上,真正打造出有实力的产业链。
思考二:做好区域布局。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好的地区是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和中西部少数中心城市,这是产业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有基础的地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才有可能达到效果,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早的地方已经形成了区位优势。
思考三:安排好产业链布局。《推进纲要》指出,要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将芯片产业链向应用端延伸到了信息服务。也就是说,芯片产业要面对的是信息消费所需求的整机。芯片产业必须也只能是市场驱动的产业,对芯片业的支持要提升的是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对市场的有效供给。因此,无论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还是封测环节,需要对准的都是终端的信息服务需求。这是投资和各种政策支持的原则。
思考四:集中优质资源,培育大企业。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大基金"要
- 新18号文缓解两大IT业政策旱情(02-21)
- 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十大新闻(02-23)
- 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正当时(03-04)
- 赛迪顾问:解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新政(03-02)
- 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进行时(03-03)
- 摩尔定律将死带来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机会(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