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剪刀差高达百倍:中国集成电路何时告别低端?
在全球集成电路投资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却成为了一个特例。无论是中芯国际与高通等巨头厂商打造的"研发池",还是武汉新芯在存储产业上获得至少200亿美元资金支持,亦或是以武岳峰为首的中国资本联合体击败赛普拉斯收购芯成半导体,近两周中国企业在集成电路上可谓是"频频发声"。而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8个月中,中国企业参与的大型投资并购,超过2005-2012年8年间总和的60倍。
但这样的速度在业内看来"仍然不够"。根据《国际电子商情》报道,在日前举行的一次行业峰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表示,仅仅依靠自己来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可以继续向前走,但是时间上可能等不得。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进口的集成电路价值平均7.7美金,我们出口不到3毛钱,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进入成熟期后,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目前还集中在低端市场。"魏少军认为,怎么能让技术、资本两个轮子都能转起来,让其转得更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4年全国的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并购潮下的时间窗口
"虽然刮着各种要飞起来的风,但实际上从上游半导体到下游制造商的并购潮根本停不下来,近半年的巨额收购案一个接着一个。"国际电子商情产业分析师余敏对记者表示,国际厂商并购通常是一个做加减法的过程,高精尖的技术会得到保留。
事实上,随着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针对半导体的风险投资在大幅下降,而国际巨头采用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构建合作联盟、兼并重组、专利布局等方式强化核心环节控制力,市场进入壁垒进一步提高。从前不久安华高科技以37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芯片厂商博通,以及英特尔并购可编程逻辑芯片巨头Altera就可以看出国际芯片企业的扩张路径。
"现在国外的半导体业并购的额度和步伐比国内快很多,中国半导体业再不做强做大,在未来的市场上很难竞争。"虽然市场资本浪潮滚滚袭来,但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贤看来,国内企业走的不够快。
他表示,2015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季度销售额是685.5亿元,其中设计业增长了25.6%,"跟过去比较我们的市场增长率还是喜人的,但尽管增长幅度很大,但目前市场的主动权还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这种主动权一方面体现在技术上,一方面体现在价格上。
接近中芯国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中国市场蓬勃兴起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国内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些困难,包括工艺水平的差距,以及因为现有的差距,国内的制造企业享受不到先进工艺带来的红利,使得设备投资回报率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芯"普遍小而散,在这一产业,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至少落后3~4年。
此外,魏少军透露,在今年第一季度,进口的集成电路价值平均7.7美金,出口不到3毛钱。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成功"的半导体公司如展讯、RDA、格科主要服务的还是低端市场,并且有相当比例是供于手机产业链,关键产品和核心产品并没有进入到主流。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半导体业目前还处在不是靠创新,而是靠廉价替代的状态。
"我们现在很多基金拼命想收购外国的公司,可以收购,但是收购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花在国内公司,把600强整合成200家?"魏少军认为,这主要考验国内的企业家的发展思路,是否能够放下小农意识,真正通过整合走向产业化发展。除了投资外,还要打造龙头企业,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第一名占据行业90%,剩下份额被瓜分。
跳脱低端不能仅靠资本
自Wintel体系打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开始了势力格局的重新划分,各大跨国企业活跃其中,以强化产业链整合及控制能力为主要目的,相互间展开激烈的竞合博弈。业内人士认为,这充分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再只是来自于单项优势技术或产品,而更多地来自于对高度集成的产业链上高度集中、高效流动的资源掌控力和运营力,产业竞争模式已正式向"全产业链竞争"转变。
而在国内市场上,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做产业链的整合动作。
几日前,有消息传出中芯国际和武汉新芯将联合打造存储芯片国家队,预计需要募资总额250亿美元左右。虽然中芯国际对此并无做出回应,但从此前与巨头的联手可以看出,中芯正在寻找资源上的互补与突击。
"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始终会面临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掌握最先进技术的企业才能享受到高的利润率,同时集成制造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会随着工艺的演进,不断增加,如何集合产业链上下游之力,缩短研发时间、节约成本是中芯国际的诉求。"
- MOCVD国产化之路漫漫(02-25)
- 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破局 推进应用是关键(04-28)
- 国产数字对讲机芯片在福建研发成功(10-14)
- 2015年芯片国产化率将提升8%(11-11)
- 受芯片国产化影响 LED照明有望大幅降价(05-21)
-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 国产手机厂商将继续受益(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