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中国芯片的十年:见证中芯国际的成长
时间:01-07
来源:与非网
点击:
中芯国际在开初时试图达到"既能获得西方控制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又能得到来自中国政府层面的支持"的初衷,实际上很难行得通。因为他不是神,您不能要求他每一步都走对。
我一直关注着近十年来中国半导体业的成长。其中中芯国际的历程可被看成是中国芯片制造业的缩影。
如果回顾2004年中芯国际的运行结果,数字是令人鼓舞的:销售额达9.75亿美元,实现盈利7906万美元,共产出硅片94.34万片(8英寸计),平均硅片售价每片1033美元。
2004年,中芯国际还有两大喜事:第一,3月份公司在香港与纽约两地同时上市;第二,中芯国际在北京的第一条12英寸生产线开始110纳米的存储器量产。
众所周知,全球半导体业在经历2001年的网络泡沫之后,通过2002及2003年的调整,行业到2004年达到另一个高潮--其中12英寸在全球开始普及即是标志之一。中芯国际如一匹黑马,跃升至全球代工的第三位。在那辉煌时期,中芯国际在2004年投资19.5亿美元、又在2005年投资13.7亿美元扩大芯片产能(数字来源于当年公司招股书)。由此,中芯国际成为中国半导体业的一面旗帜。
然而之后几年的中芯国际,在发展道路中曾出现一些值得业界探讨的、见仁见智的事情。有些事情可能在当时环境条件下别无它路可走,还有些或许不为外人知晓的难言之隐。
中芯国际的结构性问题
尽管张汝京先生试图在中国土地上创造一个代工芯片制造商的奇迹,但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日益显现。从国际上看,无论台积电(TSMC),还是特许半导体(Chartered),他们在开初时期都脱不开当局政府的支持。中芯国际能例外吗?另一方面,受《瓦圣纳条约》*的控制,中国在"技术禁运"名单之上。因此中芯国际在开初时试图达到"既能获得西方控制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又能得到来自中国政府层面的支持"的初衷,实际上很难行得通,因为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中间道路可走。这也是中芯国际的结构性问题,非张汝京个人能避开。今后不管是谁上台,都会面临同样的困境。
另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中芯国际在与台积电、特许等对手的竞争中,资金的矛盾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日益显露,所以有所谓"菱形布局":指中芯在中国大陆六大生产基地构成的空间形状,即以武汉为中心,环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成都5座城市的生产基地所构成的地形图。从表面上看,当时似乎中芯国际找到了另一条融资渠道:由具备投资能力、投资热情的地方政府出钱建立代工厂,中芯国际来帮助政府管理及运行,最后,中芯国际承诺再收购回来。
但是,随着国际半导体大格局的变化,半导体产业的利润趋薄,产品精准定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中芯国际自身连年亏损,在自身难保的条件下,它很难保证与地方合作建芯片制造厂的模式就能实现盈利。而且,半导体业的发展需要集中,只有集中才有利于降低制造与服务成本,所以中芯国际的这种多点开花的发展模式值得商榷。
存储器下马
2008年3月30日张汝京宣布退出存储器生产,这是一条惊人的大消息。这条消息意味着中芯国际的决策产生大的变化,即由存储器生产全面转向逻辑电路。理论上看似乎行得通,实际上这样的改变很难。因为从工艺技术、产品市场及销售模式等方面,中芯国际必须都要做相应的大的调整。例证是,三星电子至今的存储器生产线与逻辑电路生产线是完全分开的。
上马12英寸线,作为追随世界先进制程技术发展的策略而言十分必要,这如同国家的"技术储备";然而,从运行角度看,中国12英寸生产线目前只有生产存储器产品才比较合理。一方面,中国稚嫩的IC设计业暂时还跟不上,不可能每年能提供那么多的逻辑产品品种(要90纳米及以下产品)来填充产能。另一方面12英寸的投资太大,只有生产高端产品才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因此耗费巨资同时上马多条12英寸生产线,可能是造成中芯国际亏损的主要原因。
结语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环境,与其竞争对手们不能相提并论。来自资金、人才、政策、配套技术、国际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难度都很大,所以在这样环境下中芯国际能取得如此成绩是完全应该肯定的。现在来评述中芯国际在运行中的某些决策是否明智,哪怕态度是客观的,结论也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他不是神,您不可能要求他每一步都走对。同时,我认为,对于地方政府投资半导体产业的热情和尝试,也不应该因为中芯国际的尝试而大泼冷水--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内在的产业发展要求,还是外来的技术进口壁垒,内外现状都决定了这个产业是我们必须自行发展与支持的产业,因此,地方政府的热情和支持应该受到鼓励与发扬。(作者 莫大康)
*编注:瓦圣纳协定(英文:Wassenaar Arrangement) 是一项由40个世界主要国家签署,管制传统武器及军商两用货品出口的条约。高科技半导体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亦在条约限制之列。这个协定于1996年5月12日于荷兰瓦圣纳签署,最初只有33个国家签署。协定经过多次修订,其中包括管制敏感性高科技输往中国、北朝鲜、伊拉克等国家的条文。
我一直关注着近十年来中国半导体业的成长。其中中芯国际的历程可被看成是中国芯片制造业的缩影。
如果回顾2004年中芯国际的运行结果,数字是令人鼓舞的:销售额达9.75亿美元,实现盈利7906万美元,共产出硅片94.34万片(8英寸计),平均硅片售价每片1033美元。
2004年,中芯国际还有两大喜事:第一,3月份公司在香港与纽约两地同时上市;第二,中芯国际在北京的第一条12英寸生产线开始110纳米的存储器量产。
众所周知,全球半导体业在经历2001年的网络泡沫之后,通过2002及2003年的调整,行业到2004年达到另一个高潮--其中12英寸在全球开始普及即是标志之一。中芯国际如一匹黑马,跃升至全球代工的第三位。在那辉煌时期,中芯国际在2004年投资19.5亿美元、又在2005年投资13.7亿美元扩大芯片产能(数字来源于当年公司招股书)。由此,中芯国际成为中国半导体业的一面旗帜。
然而之后几年的中芯国际,在发展道路中曾出现一些值得业界探讨的、见仁见智的事情。有些事情可能在当时环境条件下别无它路可走,还有些或许不为外人知晓的难言之隐。
中芯国际的结构性问题
尽管张汝京先生试图在中国土地上创造一个代工芯片制造商的奇迹,但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日益显现。从国际上看,无论台积电(TSMC),还是特许半导体(Chartered),他们在开初时期都脱不开当局政府的支持。中芯国际能例外吗?另一方面,受《瓦圣纳条约》*的控制,中国在"技术禁运"名单之上。因此中芯国际在开初时试图达到"既能获得西方控制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又能得到来自中国政府层面的支持"的初衷,实际上很难行得通,因为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中间道路可走。这也是中芯国际的结构性问题,非张汝京个人能避开。今后不管是谁上台,都会面临同样的困境。
另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中芯国际在与台积电、特许等对手的竞争中,资金的矛盾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日益显露,所以有所谓"菱形布局":指中芯在中国大陆六大生产基地构成的空间形状,即以武汉为中心,环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成都5座城市的生产基地所构成的地形图。从表面上看,当时似乎中芯国际找到了另一条融资渠道:由具备投资能力、投资热情的地方政府出钱建立代工厂,中芯国际来帮助政府管理及运行,最后,中芯国际承诺再收购回来。
但是,随着国际半导体大格局的变化,半导体产业的利润趋薄,产品精准定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中芯国际自身连年亏损,在自身难保的条件下,它很难保证与地方合作建芯片制造厂的模式就能实现盈利。而且,半导体业的发展需要集中,只有集中才有利于降低制造与服务成本,所以中芯国际的这种多点开花的发展模式值得商榷。
存储器下马
2008年3月30日张汝京宣布退出存储器生产,这是一条惊人的大消息。这条消息意味着中芯国际的决策产生大的变化,即由存储器生产全面转向逻辑电路。理论上看似乎行得通,实际上这样的改变很难。因为从工艺技术、产品市场及销售模式等方面,中芯国际必须都要做相应的大的调整。例证是,三星电子至今的存储器生产线与逻辑电路生产线是完全分开的。
上马12英寸线,作为追随世界先进制程技术发展的策略而言十分必要,这如同国家的"技术储备";然而,从运行角度看,中国12英寸生产线目前只有生产存储器产品才比较合理。一方面,中国稚嫩的IC设计业暂时还跟不上,不可能每年能提供那么多的逻辑产品品种(要90纳米及以下产品)来填充产能。另一方面12英寸的投资太大,只有生产高端产品才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因此耗费巨资同时上马多条12英寸生产线,可能是造成中芯国际亏损的主要原因。
结语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环境,与其竞争对手们不能相提并论。来自资金、人才、政策、配套技术、国际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难度都很大,所以在这样环境下中芯国际能取得如此成绩是完全应该肯定的。现在来评述中芯国际在运行中的某些决策是否明智,哪怕态度是客观的,结论也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他不是神,您不可能要求他每一步都走对。同时,我认为,对于地方政府投资半导体产业的热情和尝试,也不应该因为中芯国际的尝试而大泼冷水--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内在的产业发展要求,还是外来的技术进口壁垒,内外现状都决定了这个产业是我们必须自行发展与支持的产业,因此,地方政府的热情和支持应该受到鼓励与发扬。(作者 莫大康)
*编注:瓦圣纳协定(英文:Wassenaar Arrangement) 是一项由40个世界主要国家签署,管制传统武器及军商两用货品出口的条约。高科技半导体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亦在条约限制之列。这个协定于1996年5月12日于荷兰瓦圣纳签署,最初只有33个国家签署。协定经过多次修订,其中包括管制敏感性高科技输往中国、北朝鲜、伊拉克等国家的条文。
- 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十大新闻(02-23)
- 中芯国际第四季财报公布(02-18)
- 中芯国际虽然盈利了,但风险仍存(03-02)
- 中芯国际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转机(03-07)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大但自给率低(04-14)
- 晶圆代工景气 中芯国际保守看(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