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这6大技术,哪一样能帮LED行业成功逆袭

这6大技术,哪一样能帮LED行业成功逆袭

时间:11-18 来源:九正建材网 点击:

科技进步,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这有赖于全球科学研究人员合力推动,在LED照明领域也不例外。近来相关消息报道,在美国研究人员的努力下,纳米金刚石成为了LED照明领域新材料;中国大陆科学家利用猕猴进行LED光源的生物效应研究;中国台湾的LED厂家拟生产虹膜识别LED芯片,台湾中原大学研究小组发现了LED或可取代激光治疗癌症;日裔美籍科学家中村修二表示,UV LED帮助预防甚至根除致命疾病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菲律宾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盐水照明灯,不但经济环保,而且持久耐用,造福沿海贫困人群。

LED照明领域新材料纳米金刚石问世

钻石,号称世上最坚硬的天然矿物,同时也是最导热材料之一。据报道,欧洲Carbodeon公司研究发现,当纳米金刚石与热塑性聚合物以受控量混合时,能够使塑胶材料以预先确定的速率导热,并且具有高度耐磨损性能。纳米金刚石注入聚合物,能为LED照明产品、手机等移动设备产品提供热传导优势,物联网则可使任何类型的设备成为可能。而耐磨损性能意味着可应用于航空和汽车领域,以确保硬磨损环境下更长的产品寿命。

这项技术目前已获取美国专利。事实上,早在2012-2013年发现热塑性材料的热导率能够通过增加相对小批量的纳米金刚石得到显著增强,Carbodeon公司就随即提交了该专利申请。该公司表示,这项专利的授权展示了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产品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户群体覆盖纳米金刚石应用领域,包括热管理应用聚合物,耐磨耐腐蚀纳米金刚石金属表面抛光,耐磨损/低摩擦纳米金刚石氟碳涂料等。

利用猕猴做LED光源生物效应研究

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利用猕猴进行LED光源的生物效应研究。这项研究是模仿LED光源光照条件下慢性效果的长期实验,是中科院"璀璨行动"的其中一个项目。工作人员把猕猴放在实验室里接受灯光实验,他们在猕猴在眼睛安装上的电极,接受不同光照条件下视网膜细胞功能测试,并监测暗适应条件下猕猴视网膜细胞功能的相关实验数据。

他们会按照不同的颜色、光照强度、时间等因素和实验目的,把猕猴分成不同小组,每组实验由6至8只猕猴组成,试图通过长期实验找到以上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安全边界。据介绍,除了LED光源安全性研究外,这个研究团队还在进行不同光源与青少年近视问题、LED显示屏对视力的影响、LED光源与睡眠节律和情绪变化的关系等研究。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将陆续有相关研究结果发布。

台LED厂拟生产虹膜识别LED芯片

目前,指纹辨识已获得了为数众多的手机大厂采纳,据预计,明年新款智能型手机搭载指纹辨识功能的比重将上看4成。随着全球移动支付及物联网的蓬勃发展,苹果、三星分别推出Apple Pay、Samsung Pay移动支付系统,中国各项移动支付系统也呈现快速成长,与此同时,人们对辨识安全性的重视达到空前。但由于虹膜辨识模仿难度更高,且内建于相机模组,成本增加有限,加上已获得Windows 10支持,微软也已开发Windows Hello生物辨识系统。业界预期,越来越多的手机及NB产品将内建虹膜辨识功能。

据透露,一直以来应用在安全监控及感测器领域的红外线LED,均以波长850nm及940nmLED为主,虹膜辨识LED则是采用特殊波长810nm,微软Windows 10导入虹膜辨识技术后,相机模组和品牌业者有意在相机模组内建红外线LED,并陆续推出新产品。台湾LED厂认为,搭载虹膜辨识应用的智能型手机新品上市速度较快,但相比之下,业界更看好NB新品导入虹膜辨识的成长潜力,因为NB对于产品厚度要求相对宽松,预计NB相机镜头内建虹膜辨识功能的成长速度,将超过智能型手机虹膜辨识应用。

LED或成激光替代品用于治疗癌症

据媒体报道,日前,中原大学的生物科学技术部Ivy Hsu教授在台湾科技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一项研究发现,宣布其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了LED可取代激光治疗癌症。台湾一直进口美国生产的激光设备,但每台激光设备的费用高达150万新台币(约合458万美元)。Hsu教授发起的研发项目旨在展示LED灯在光动力治疗结果中的光效和性能。

据Ivy Hsu教授介绍,LED光源能够实现超过635nm的功率密度,且与激光灯光强度兼容,在仓鼠口腔颊囊癌前病变模型的临床前试验研究中呈现更好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指出,台湾是全球最大的LED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先进的高亮度LED光源技术。这些发现表明,未来台湾市场可以通过采用激光替代品,从而减少对国外激光光源的进口依赖。

短波紫外线UVC LED医疗潜力巨大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近日表示,随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