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冷眼看热点:国产无IGBT?

冷眼看热点:国产无IGBT?

时间:06-25 来源:3721RD 点击:

冷眼旁观:说实话,看到这条南车国产化IGBT生产线投产的消息,小编着实自豪了一阵,并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和国内功率元器件方面的专家陈永真老师分享,"陈老师,您怎么看?",不料,得到陈老师的第一回应是"这是南车几年前收购的一个加拿大公司的技术,根本不是我们自己的",当头被泼了冷水,"国内好像只有宏微在自主研发设计IGBT,也只相当于英飞凌上世纪90年代的性能水平。"陈老师又补充。听到这些消息是不是很让人泄气,但是,这次小编想要换个角度来解读这事儿,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因为我们太在意国芯的自强,所以才会怒其不争,不能凭自己的实力说话,而是需借助外力。

但在我近期和南车的一位经理的交流中获得这样的信息,虽然是收购的技术,虽然南车IGBT产品的性能还不能和一线大厂如英飞凌、ABB以及三菱等抗衡,但因为拥有了自己的IGBT产品,让南车在和国际大厂的采购中拥有了更多的议价权,目前南车对外采购的IGBT产品的价格已经较最初下降了1/3强。此外,小编认为我们该对收购一事抱更开放的态度,也是因为通过收购来补充自己的产品线、壮大自己的实力早已是国际惯例,不必计较是不是自主研发这件事,甚至小编很支持有财力的国内企业多收购一些拥有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外国公司来快速提升我们的研发实力,在追逐半导体国际大厂的时候多走些捷径,因为我们会发现,到最后要规避国际大厂设下的重重专利壁垒,收购也许是最省力的办法了。

新闻事件重现:

6月20日,被业界认为现代变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关键技术在中国南车取得产业化突破:国内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今日投产,这也是世界上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它的投产,打破了国外公司在高端IGBT芯片技术上的垄断,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安全、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IGBT芯片技术相当于电力电子行业中的"心脏"和"大脑",控制并提供大功率的电力设备电能变换,它也是节能减排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8英寸IGBT芯片其上面布满128块小芯片,每块小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厚度仅为人体两根头发丝,但其内部包含了6万个以上称之为"元胞"的基本单元,设计技术难度高。一条芯片生产线工序多达200余道,生产周期长达6-8周,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苛刻,生产工艺难度大。由IGBT芯片组成的IGBT器件、模块、组件以及系统装置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小到家用电器,大到高端产业,凡是有电的地方,都可以看到IGBT的身影。

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但由于IGBT芯片技术含量极高,加上行业基础薄弱等原因,我国在先进IGBT芯片技术及模块封装技术的研制上进展缓慢,全球IGBT技术依然主要掌握在欧洲和日本等少数几家企业手中。

中国南车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电力电子器件研制与应用的企业之一,1964年,公司利用硅整流器代替传统的水银整流管,应用到"韶山"电力机车上,开启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电力电子时代。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南车开始该项技术的理论研究。2009年底,公司在株洲建成国内首条高压IGBT模块封装线,首次实现高压大功率IGBT模块的国产化。2012年5月,公司在株洲投资15亿元,建设国内第一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通过资本运作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中国南车迅速掌握了IGBT芯片设计及封装成套关键技术与工艺,成为国内唯一自主掌握集IGBT芯片、模块、组件、应用全套技术的企业。

伴随着中国南车IGBT技术及国产化的进程,我国在电力电子器件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由此改变。2008年前,该产品市场价格居高不下;2008年,南车株洲所并购丹尼克斯公司完成后,该产品价格开始下降;而当该公司实现产能后,该产品目前价格已经大幅下降。由此一项,中国南车为国家节约成本达数十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车株洲所总经理丁荣军告诉记者,为了实现"IGBT"国产化之梦,中国南车集合了上百位专家,积聚20多年之功,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在IGBT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可靠性试验、系统应用上攻克了30多项重大难题,终于掌握了该器件的成套技术,建立了完整的IGBT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工艺体系,成功研制出从650伏到6500伏高功率密度IGBT芯片及模块,形成了IGBT的完整产业链。

此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全面建成投产,首期将实现年产12万片8英寸IGBT芯片,配套生产100万只IGBT模块,年产值有望实现20亿元,未来将有望实现对进口IGBT的全面替代,强有力地支撑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