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我国硅光伏项目投资前必须知晓的4个判断

我国硅光伏项目投资前必须知晓的4个判断

时间:07-14 来源:赛迪顾问 点击:
机遇与挑战:

太阳能光伏需求扩张导致供应严重短缺,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

受经济危机影响,半导体和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急剧下降

国内企业投资多晶硅不能简单依靠现有技术

国内企业电耗高低不一,水平参差不齐

相关数据:

2004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2008年最高达450美元/kg。

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度新增安装量为5.5GW,2007年度新增安装量为2.4GW

国内企业在综合电耗高的在300kWh/kg以上,电耗低的则在200kWh/kg左右

太阳能光伏需求扩张导致供应严重短缺,自2004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2008年最高达450美元/kg,硅光伏产业链成为投资的宠儿,多晶硅投资扩产项目不断,主要有3方面的力量:一是全球7家十大厂的扩产(美国的MEMC和Hemlock、挪威的REC、日本的Mitsubishi、SumitomoTitanium和Tokuyama、德国的Wacker),这类企业技术成熟成本领先;二是下游光伏企业向上游延伸建厂,如尚德、LDK;三是资本雄厚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如万向集团(万向硅峰)、精功集团(精功绍兴太阳能)、天源集团(世纪新源)等。

但受经济危机影响,半导体和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急剧下降,自2008年第4季度以来,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截至目前价格约为110美元/kg,前期宣称投资的项目都在做延期投资调整,生产企业产能处于开工不足状态,投资过热、何时供需平衡等成为研究机构热议的话题。

业内人士一致把产业振兴的目光投向美国政府、日本、欧洲、还有中国,赛迪顾问认为,政府采购和补贴固然是硅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但作为市场机制运作下的产业,我国硅光伏项目投资前必须要知晓以下4个判断,即产业链关系、技术特性、市场需求特性、成本构成。

产业链关系判断

硅光伏产业链长且技术、工艺方面互相牵制,投资不能看成是一个企业的独立行为,上下游关系是投资前首要考虑的要素。

晶体硅按纯度不同分为太阳能级和电子级硅材料。太阳能级硅材料生产链包括:工业硅-多晶硅-多晶硅锭-硅片;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棒-硅片。电子级硅材料生产链包括: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级硅材料是光伏产业的上游材料,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电子级硅材料是半导体产业的上游材料。可以说,硅光伏产业链条较长,产业细分明显,但由于产业供需矛盾和我国处于光伏产业初期阶段的特性,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受市场、技术和工艺方面的牵制,例如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就存在技术工艺的牵制现象,薄硅片技术一直是硅材料技术的发展方向,最近几年硅片从最初的330μm向180μm甚至更薄发展(德国FhG-ISE研制的40μm单晶硅电池效率达到20%),有关研究表明多晶硅片由于晶界的脆弱易碎,极限厚度最小可到100μm。薄硅片可以有效实现成本降低,这就要求硅片切割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求其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提升技术工艺,否则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易碎的现象,反而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成本上升。
因此,企业的投资并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个体行为,在投产前需对上下游合作关系做充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合作的意向、产能现状与趋势、技术和工艺适合性等方面。

技术水平判断

在多晶硅生产方面,国外7大厂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技术封锁,而且存在被薄膜和化合物技术替代的可能性,国内企业投资多晶硅不能简单依靠现有技术,所以技术能力是投资前需要考虑的第2个要素

多晶硅市场一直由全球7大厂垄断,我国在2007年以前只有洛阳中硅和峨嵋半导体两家多晶硅企业,国外高纯多晶硅材料的制造成本在40美元/kg左右,国内的制造成本约在80美元/kg左右,与国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2005-2007年国外硅材料企业的产能和生产情况见表1。所以,如果国内企业只是以国内技术水平来投资硅材料项目,则会明显落后于7大厂。

表12005-2007年国外硅材料企业的产能和产量情况

同时,替代技术也是投产前必须要评估的要素,即薄膜和化合物技术。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对原料需求较小,因此被视为适于未来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然而这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如果这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升,很可能是未来的主流技术;化合物半导体与有机材料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理论上,化合物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效率要比硅材料高,但仍存在缺陷,例如,化合物多晶薄膜CIGS(Cu-In-Ga-Se)的转换效率为13%、但铟十分稀缺,GaAs化合物薄膜中砷(As)的大量使用则会带来不少环境问题。

虽然目前薄膜和化合物技术的替代性较小,但对于欲进入硅光伏产业的企业来讲,则是重要的投资风险,因此,在投产前需要对自身的技术能力做全面评估。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