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全息投影技术升级 物理屏幕彻底消失?

全息投影技术升级 物理屏幕彻底消失?

时间:11-2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要判断一台机器是否真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目前来说还有不少难度,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其进行"图灵测试"。计算机科学家阿兰图灵在1950年发表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中,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即假如一台机器通过特殊的方式与人沟通,若有一定比例的人(超过30%)无法在特定时间内(5分钟)分辨出于自己交谈的是人还是机器,则可认为该机器具有"思考"的能力。并且图灵预言,到2000年将有足够聪明的机器通过该项测试。

  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64年中全球还没有一台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直到2014年6月英国雷丁大学一台超级计算机成功通过了该项测试,被超过3成的人认为它是一个13岁的男孩,从而成为有史以来首台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而这个时间比图灵原先预言的时间足足晚了15年,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

  然而,随着VR和AR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突破。《未来战警》的机器代理人模式通过将人类思想意识实时同步至仿生机器人,这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最触手可及的成果。而《机械公敌》所描述的场景属于更高级的人工智能,那时的机器人需要具备思考能力和自我进化能力,这个还需要依赖生物技术的进步。众所周知,生物技术并没有遵从摩尔定律,因此 其技术变革速度远远赶不上信息技术,目前人类对大脑神经科学的了解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要想让机器具备人类大脑的思维显然道路还很漫长。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一部机器通过远程的人类协助而轻松具备人类的大部分的行为能力,是否也是一种间接的人工智能呢?这种机器代理人式的人工智能要比单纯的依靠机器自我具备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更容易实现,而且也同样可以为人类从事各种复杂劳动提供极大帮助,比如从事消防救火及深海探险等工作,或者是远在数万公里之外的医学专家也可以足不出户在其他国家成功完成一台高难度的手术。

  尽管要让机器具备人类一样的智慧毫无疑问要面临诸多挑战,但丝毫不妨碍Google、百度、IBM、苹果、微软、Facebook等世界级科技巨头倾注巨大热情参与其中,人类都在希望尽早共同开启一个伟大的人工智能时代。总之,再先进的技术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让人类生活更美好是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