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内置电池比重逐年提升
据EnergyTrend,手机通讯产品从过去以通话为主的诉求,到目前逐渐往资讯传输进行加值,这个应用上的转变同时也让传统手机产业版图在近年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以智能手机而言,苹果、三星与宏达电在相关产品已成为市场最积极开展的品牌,其品牌竞争也在近年进入白热化阶段。电池在做为手机装置使用的主要电力来源,也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与应用状况的改变,如为了造型与体积改采内置电池的设计,而补充电源也随着内置式电池的使用比重增加而跟之成长,这些都让电池续航模式产生新的变革。以下将针对手机市场及其补充电源进行探讨。
智能手机已成两强相竞局面
以手机整体总量而言,三星挟著关键零组件自主生产的优势,在手机出货量已取代诺基亚成为的第一大品牌。对于三星手机而言,从2000年时就开始发展其一般入门手机,并且在2008年拿下北美销售冠军的成绩,近年搭随着各种声光娱乐电子零组件的轻薄化,也逐间提高在智能手机的产品比重,以2011年来说自有的智能手机比重已达到了45%,2013年更将提高至65%。有别于宏达电与苹果只专注在智能手机的市场定位,三星在发展上是从一般型手机逐步扩展包围至智能手机,相较于苹果来说有更多的既有客户可以逐步接受产品转型。
苹果与宏达电的商品都是一开始就定位在智能手机,因此在客层诉求上属于从高阶往低阶侵蚀,此一产品属性必须要求新求变,才能在高端的市场上保持市场地位。苹果在过去一直着重在产品的创新开发,也因此仍可稳定成长。反观宏达电在产品创新上仍旧与苹果有所落差,既有客户层与苹果有所冲突,加上三星挟著强大的零组件创新能力,让宏达电在近年中高阶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备感艰辛。
内置电池伴随智能手机成长
手机发展从过去以来,为了降低成本为诉求,因此采用了标准型电池(可替换电池),以此鼓励消费者藉替换电池来延长产品续航力。智能手机在设计考量则以产品造型为重点,电池尺寸规格也因系统而异,虽然有些智能手机也采用标准型电池,但是往客制化电池发展(内置式电池)的比重已逐年提升。
苹果在产品因为诉求在高阶产品,为了求产品美观与携带便利性,因此全系列采用内置式电池,所有电池芯与电池组装业务均透过自身的设计与专利评估,使其产品达到最优化;三星在智能手机电池的使用则涵盖了标准型以及高分子电池,其标准型特别针对4~5寸的宽版设计,以维持大屏幕机身的产品续航力;宏达电目前在电池的采用策略上也与三星类似,两者并用,采用内置式电池的比重则在2012年逐步显著提高,从前一年的15%提高至30%以上。
补充电源的比较分析
随着智能手机的当道,手机的功能与造型也使得各种零组件发生重大的变革,以电源的角度来看,智能手机在使用频率内容丰富度以及对网络依赖度,让电池的续航力成为产品设计的一大考验,再者基于美观的诉求,也让近年内置式电池为炙热的电池设计。
内置式电池最大的优点在于维持产品的美观造型,大多采用高分子电池为主,由于电池芯产品特性,电池大多无法让消费者轻易更换。内置式在续航力延伸的解决方案可使用有线(mini USB)或者是无线充电模组。前者在目前消费性产品的普及度已相当高,可使用现有的大型手持装置分流电力,或者直接与交流电连结。使用备用电源(Power Bank)则是近年的解决商品,可借由共通的标准型插孔连接;无线充电模组目前仍属于新技术,在发送端尚未普及之前,仍旧属于利基型市场。
虽然方法多样,但若是以使用端为出发点进行推演,仍可发现其本质差异性,大致可区分为充电模式以及补充电源为出发点。充电模式的主要考量点在于成本以及普及性,有线充电在现阶段仍是具有绝对的优势。至于补充电源部分的使用情境考量,则在于成本以及共享性,使用备份电池虽然是目前的市场主流,但也可看出在情境的比较上,仍有其劣势。反倒在备用电源的特质上,则较能够满足目前的消费环境需求。
- 智能手机2011年将占总体导航销量的半壁江山(03-11)
- 中国企业发起智能手机低价攻势 全球版图或变(03-23)
- 五大展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三大产业率先突破(04-18)
- 今年全球触控面板市场规模达到104亿美元(04-27)
- 智能手机热潮推高触摸屏芯片厂商业绩(04-22)
- 受智能手机需求支撑移动半导体收入上升1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