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研发7大前沿技术,让太阳能电池效率翻番?
系列未经检验的新技术,来保证点火频率达到每秒10次(目前"国家点火装置"在一天内命中靶丸的次数也没几次)。
制造混合反应堆,还需要一些在纯聚变装置中用不到的技术。具体来说,就是裂变燃料层,其中的燃料要能经受得住比传统核反应堆中高得多的温度,以及猛烈得多的中子轰击。候选设计包括从固态的多层"卵石"状核燃料,到液态的、含钍、铀或钚的熔融盐。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摩西已经设想好了一条雄心勃勃的研发路线来实现这个目标。虽然,他们实验室的首要任务还是必须证明激光核聚变能够点火成功。
液体燃料
太阳能燃料
用太阳光和二氧化碳来驱动汽车
液体燃料太阳能燃料
太阳每一个小时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比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还多。如果科学家能够将过剩太阳能转化为液体燃料,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就能解决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果能有效、经济地利用太阳能来制造化学燃料,就能彻底改变能源现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人工光合作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内森? 刘易斯(Nathan Lewis)评论说。
其中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开展的一项尝试非常吸引人。他们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安装了一些直径6米的圆盘状镜面,能将太阳光聚集到安放在盘面前方的一个半米长、形状像啤酒桶的圆柱形仪器上。太阳光被这些镜面聚焦后,从仪器表面的一个窗口射入,照射到里面12个以每分钟一圈的速度旋转的同轴圆环上。圆环的边缘是以齿状排列的氧化铁(铁锈)或氧化铈,它们依次旋转进光束,并被加热到1 500℃,如此高的温度能驱出铁锈里的氧。当转到反应室较冷的暗处时,它们又能从注入反应室里的水蒸气或二氧化碳中把氧吸回去,剩下富含能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
这样产生的氢气—一氧化碳混合气体被称为合成气(syngas),它是化石燃料、化工原料甚至塑料在分子层面的基本原料。燃烧生成的合成气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还能被该过程全部吸收。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能源项目部主任阿伦·麦琴达尔(Arun Majumdar)评论说,这种太阳能燃料系统"可谓一石四鸟",即带给我们更清洁的能源供应,更高的能源保障,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更小的气候变化影响。
在其他地方,例如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也在研发生产合成气的设备。还有一些新兴公司同时在寻求其他途径来达到类似目标,例如位于马萨诸塞州的Sun Catalytix公司将一种廉价催化剂泡入水中,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力,来制备氢和氧,新泽西州Liquid Light公司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一种电化学反应池来产生甲醇。此外,刘易斯本人也正在研制一种"人造树叶"(参见《环球科学》2010年第11期《人造树叶:阳光变燃料》),它由一种半导体纳米线制成,能利用阳光将水分解成氢和氧。
当然,主要困难还是在实际应用上。在桑迪亚实验室,齿状氧化物总是破裂,阻碍了反应进行。"你让(氧化物)材料在1 500℃和900℃之间来回转,这对它们的要求很高,"亚利桑那州立大学LightWorks计划主任、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化学家加里·德克斯(Gary Dirks)评论说。下一步计划是,在纳米尺度上加固氧化物的结构,或找到更合适的材料;圆盘状镜面的高昂造价也需要降低。根据桑迪亚实验室研究人员的计划,他们的合成气制造机能够生产出成本为10美元/加仑(约2.65美元/升)的燃料。"我们并非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化学工程师詹姆斯? E ? 米勒(James E. Miller)说,他也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之一。
电力生产
量子光电池
热电子能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翻番
电力生产量子光电池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只能将接收到的阳光能量的10%至15%转化为电能,以致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原因之一是,单层硅吸收阳光的效率,理论上限大约是31%(实验室中最好的光电池可以达到26%)。而对半导体晶体(或称为"量子点")的新研究表明,这一理论上限可以提高到60%以上,这为开发低成本发电设备带来了希望。
在传统光电池中,硅中的电子被射入的光子击出而成为自由电子,能够自由地流入导线,从而产生电流。不幸的是,阳光中许多光子能量太高,当它们击打到硅上时,会产生一种"热电子",它们会以热的形式迅速损失能量,在被导线捕捉到之前又重新回到初始状态。如果能在热电子冷却前就捕捉到它们,那么光电池的效率上限就会翻一番。
解决方案之一是降低电子的冷却速度,为捕捉它们赢得更多时间。去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
- 2011年美国光伏安装容量预计大增166%(08-11)
- 谷歌再加码投资可再生能源(10-10)
- 分布式能源:开辟可再生能源利用新途径(10-11)
- 电池成本暴跌促使光伏系统安装业一片繁荣(10-14)
- 欧盟可再生能源目标设定提上日程(01-05)
- 比亚迪建世界最大电池蓄能电站(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