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TD-LTE荣获国家级殊荣,是民族的骄傲!是大唐的自豪!

TD-LTE荣获国家级殊荣,是民族的骄傲!是大唐的自豪!

时间:01-16 来源:mwrf 点击:

在1月9日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大唐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与产业链的伙伴共同接受了表彰。在接过证书的那一刻,所有的大唐人禁不住心中的喜悦,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荣誉,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高认可。

业内人士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攻克了TDD宽带、高速移动和大容量等技术难题,在全球多个TDD技术提案的竞争中胜出,成为两大主流4G国际标准之一;研制出TD-LTE高集成度28nm "五模十三频"芯片、高端智能手机、全系列基站和测试仪表,实现全产业链进入全球高端;提出高效干扰控制、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规划、体系化覆盖及优化等方案,建成优质4G网络;创建了涵盖技术、系统、组网的测试理论、方法和评估体系,研制出覆盖全产业链的测试平台;创建标准推进平台、产业协作平台、国际推广平台,政产学研用高效协同,形成了大兵团作战的新型新体系。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中,始终活跃着大唐移动的身影,大唐移动到底做了哪些贡献?让我们来共同细数。

一、专注技术发展 抢占4G标准战争制高点

大唐是TD标准的发源地,TD-SCDMA、TD-LTE标准的提出者和核心技术主导者。多年来大唐移动始终为TD技术标准的创新发展和长期演进贡献力量,在促进专利与标准的协同、加强标准专利布局,以及基本专利评估和保护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努力。

大唐移动依靠自主技术积累,构建核心技术链,从专利、标准等技术链高端环节出发,以提升TDD系统性能为重要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在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大唐移动专利申请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50%,发明专利占比达90%,年度PCT专利申请公开量位居世界百强,且国际专利申请已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覆盖系统组网性能、网络安全、低成本设计以及节能降耗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大唐移动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 4G网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开放共赢  以"竟合"的姿态带动产业发展

然而独木难成林,如果没有开放与合作,再好的技术都很难落地,很难真正为人们带来福利。从TD-SCDMA时期起,大唐便十分注重产业化的推动工作,成立TD产业联盟、免费释放核心知识产权,大唐以合竞的方式造就了整个产业的辉煌。由大唐提出并主导的技术已经"辐射"TD产业链上200多家企业,形成上万亿元产值。通过TD产业联盟,运营商、设备商、制造商联合的努力,打通了产业链,形成了从网络、芯片、终端、仪器仪表到天线等覆盖完整的产业布局。TD-SCDMA的快速发展证明了从掌握无线通信核心技术标准到推动其产业化及规模商用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道路是可行的。通过3G的研究和推广,大唐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市场,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为后续TD-LTE成为4G国际标准及4G的产业化和规模商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4G时代,大唐进一步采取融合发展的策略,通过吸收国际巨头的方案,融入到TD-LTE产业中,让来自全球的同行分享创新成果,合力推动民族通信产业的升级换代。

三、持续创新  以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助力4G精品网建设

除了在TD-LTE技术标准发展以及产业化推动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外,大唐移动在实际的TD-LTE网络建设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2011年中国移动率先开始布局全球最大的TD-LTE试验网建设以来,大唐移动以首批获得工信部认可的通信设备商身份,先后承建了北京示范网,南京、宁波、杭州和福州的TD-LTE试验网。

在试验网建设过程中,大唐与中国移动协同开展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的课题申请,如3D MIMO、北京示范网、感知边疆等,在LTE先进技术研究和组网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南京,大唐移动与中国移动配合,首批完成了第一、二阶段的测试,充分验证了同频组网能力,首个实现同频组网下单小区超200个真实用户同时在线;大唐移动还建成了规模实验中唯一一个高速公路组网场景,对IRC、高速频偏补偿、Ir接口压缩等特色算法进行了专项测试。此外,大唐移动还在宁波、福州等地对TD-LTE网络的技术验证进行了倾力投入,测试和应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包括:下行双流波束赋形技术、上行MU-MIMO(提升上行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ICIC+FSS技术(抑制邻区干扰,提升边缘性能)等,为TD-LTE展开快速大规模部署积累了宝贵经验。

针对LTE-Advanced,大唐移动在多点协作,多小区联合发射、联合接收、跨RRU联合校准等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