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推动5G发展,安捷伦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

推动5G发展,安捷伦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

时间:06-23 来源:mwrf 点击: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NYSE: A) 今天宣布和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无线通信网络的领导者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究。安捷伦科技将积极支持中国移动领导的下一代无线通信5G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在测试测量领域为5G的技术发展提供测量技术方法和方案。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女士与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电子测量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严中毅先生出席了签约仪式,共同签署了该项合作备忘录。

推动5G发展,安捷伦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

安捷伦与中国移动5G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签署仪式

随着新的4G无线网络在全球快速的商业化部署和运营,新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爆发式的数据业务增长,这对于整个通信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寻找新的关键技术突破点,从而在2020年左右实现下一代5G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的业务和市场需要。中国移动研究院的5G研发团队致力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领域,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LSAS),全双工通信系统,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的联合设计,优化的信令/控制机制等,来共同实现软件化(Soft)和绿色(Green)的核心主旨。5G的前沿技术研究同时必将会带来测试测量领域,包括测试仪器硬件平台和测量方法论的新的需求和挑战,这也会为测试测量产业和安捷伦公司带来新的机会。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博士表示:"在安捷伦科技的大力协助下,中国移动得以获得其最新的测试仪器及专业技术支持,将高效的完成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原型验证平台的搭建。该平台是开发验证下一代通信系统核心技术、展示系统核心指标的重要手段。"

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电子测量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严中毅先生表示:"作为中国移动在通信设备测试方面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安捷伦科技将和中国移动一起推进下一代无线通信5G技术的研究,在合作的各个技术领域的设计,开发和验证流程内紧密合作,提供新的测试测量验证平台,共同推动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

本次战略合作将充分利用安捷伦在无线通信测量和软件无线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安捷伦科技拥有非常全面的测试测量产品和方案来支持5G的早期研发工作,同时也会和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团队一起合作,为5G带来的新的测试要求开发和提供新的测试测量方案,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的仿真和测量, 信道测量与建模,以及新的物理层设计和验证等。

安捷伦和中国移动的本次合作,再次表明了安捷伦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并致力于支持中国的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安捷伦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将会参与支持与中国移动在5G研发领域的合作。

关于中国移动研究院

作为中国移动的核心研发及技术支撑中心,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以国家自主创新为己任,以做"中国移动技术创新的引擎"为愿景,聚集了优秀的国际化人才,着力于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展研发和创新工作,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

目前研究院拥有员工近1000名,平均年龄32岁,硕士以上学历占比91%,是国家授予的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功打造了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和领军团队,拥有"千人计划"专家6人,"百千万"国家级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41人,国际标准化组织领导人16人。以信息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为契机,研究院助力中国移动成功实现了移动通信领域业务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主导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TD-SCDMA、第四代TD-LTE研发、技术标准及产业化进程,并在智能网、软交换、PTN等领域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研究院现有研究领域覆盖无线、网络、业务、终端、IT信息化、市场研究、运营支撑等,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6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申请专利2650余件(含海外专利360件),授权800余件,连续数年实现"一人一年一专利"的全员创新目标。同时,研究院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是中国移动技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主导发起100余项标准化立项,年提交文稿800余篇,列全球运营商第一。研究院现已建成占地13000平米,国际一流的实验基地,拥有七大测试认证实验室、六大基础研究实验室、四大开放试验中心、三个国家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两个国际组织全球测试认证基地和一个分支实验室(无锡物联网实验室),为行业和产业提供了协同创新的平台。

面向未来,研究院将通过创新不断提升中国移动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移动的技术与业务发展保驾护航,推动通信行业实现由"2G跟随、3G突破"向"4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助力中国从"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