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无线通信业界新闻 > 总设计师:推动北斗民用要有政府的影子

总设计师:推动北斗民用要有政府的影子

时间:05-2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自己不擅长的环节。

  新京报:很多人有疑问,现在北斗不是运行了吗?我们的手机怎么还没用上?

  孙家栋:还要有个过程。最简单的问题,接收北斗的信号要有个芯片,这个芯片要小到一定程度,功耗小到一定程度,手机才能接受。如果不管你芯片有多大,我都想办法给你装进去,技术上是可以做到,但手机会像当年的大哥大一样大,大家肯定不接受。

  现在深圳有的企业生产的北斗芯片已经可以在手机上用了。用手机接收北斗信号,这绝对是发展方向,将来还会和互联网结合。

  新京报:北斗民用市场很大,但是建设北斗系统投资也很大,成本什么时候能收回?

  孙家栋:恐怕美国GPS也收不回来成本。建这个网的出发点是国家安全,不是挣钱。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提供民用,谁会用这个信息就可以开发产品,民用这块发展起来以后,国家可以从这个市场收税。

  但是要靠收税收回建设成本,那做不到。如果像高速公路一样,按多少年收回成本来定收税标准,那就把这个领域的产业都给打死了,谁也承受不了。

  【谈航天队伍】 航天队伍平均不到40岁

  现在只要国家提出任务,给足经费,中国的航天队伍完全能满足国家各方面需要

  新京报:每次北斗卫星的发射您都要亲临现场,为什么一定要去?

  孙家栋:作为航天工程技术的主要负责人,到产品最关键的时刻,你不到现场,你在家里坐着踏实吗?发射卫星,就是成功和失败的博弈。打不成,就是十几个亿的损失,上千人、甚至上万人多少年的劳动付之东流。

  你受国家的委托来办这件事,能不到现场吗?说老实话,像我这样的人,到不到现场影响不大,因为现在这支航天队伍非常成熟,已经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程序、制度和规划了。只是一旦有风吹草动,大家觉得有这么个人在场,心里踏实一点。

  新京报:现在的航天队伍有多成熟?

  孙家栋:就像足球队,我们中国足球,球员个人水平可能都很高,但中国足球不如人家,我感觉就是磨合的水平不行,别人还没领会到,你这球就踢给他了。

  现在航天已经发展成了队伍,不是单兵,磨合得很好,绝对不像上世纪70年代我们搞第一颗卫星的时候,大家热情很高,但没有经验,今天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

  新京报:如果拿足球队来打比方,中国航天队伍的水平是个什么层次?是巴西队、阿根廷队这种水平?

  孙家栋:这个不好比,大家也没在一起联赛过。总的来讲,中国现在的航天队伍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只要国家提出任务,创造一定的条件,也就是经费,都可以做到。这支队伍,我认为完全可以满足国家各方面需要。

  要跟其他国家比,我认为中国航天最大的优势就是队伍年轻,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关键岗位也就是40岁,一般一个项目周期是5年,到他60岁退休,还能干4个回合。

  【谈科技人才】 "社会应更尊重科技人才"

  在社会上,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到底是什么分量?

  新京报:您80岁大寿的时候,近百岁的钱学森给您写过一封鼓励的信。

  孙家栋:他那封信我收到后非常感动。从上世纪50年代跟钱老接触,我就感觉到他既谦虚又和蔼可亲。平时跟我们一起研究问题,从来不拿出他是权威的架势,而是非常诚恳地和大家交换意见。只要你有一点突出的地方,他就把你选出来,让你发展。

  新京报:您是不是扛起了钱老留下的大旗?

  孙家栋:我绝对起不了钱老的作用,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回想起来,在钱老的领导和培养下,我在航天队伍几十年,也尽了自己的力量,只能这么说说而已。我反复说,航天是靠集体力量,任何一个人进入到这里,他都这么成长。

  新京报:钱学森留下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从自己的经历来看,您怎么回答他这个问题?

  孙家栋:钱学森之问,我确实有点回答不上来,好像钱老他也没回答上来。我认为这不足为奇,因为中国社会最近这一二百年,科技事业方面确实是受到外国的压迫和影响,没得到很好的发展。

  再有,社会上对科技的风气,有点问题。比如说尊重人才,不是说领导非常着急就能解决的。仔细观察观察,在社会上,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到底是什么分量?我到过一些国家,不管你是哪一行,只要工作干得好,就都受社会尊重。

  现在咱们这个社会,还不好说,可能还需要有个过程。现在国家不断提倡,社会的认识也在提高。

  【谈晚年生活】"把北斗当做最后一站"

  每天活动活动,散散步。但是说实在的,在家的时间也不多。

  新京报:您现在的工作还那么忙吗?有退休的打算吗?

  孙家栋:院士没有退休制度,只要我愿意,就可以继续工作。现在大部分时间在搞北斗,他们有事就找我来参加一下,没事的时候我就在家,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