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合理选择3G传输方案

合理选择3G传输方案

时间:01-16 来源:作者:张博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点击:
3G网络是一个以数据业务为中心,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融合的全新网络。传统的光传输网络存在配置复杂、带宽利用率低、成本高、网络和业务扩展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3G网络的需求。而随着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波分复用(WDM)和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等技术的引入,上述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3G传输网可以分为接入传输网络和核心传输网络。3G接入传输网络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MSTP技术,核心传输网络的主要解决方案是ASON+WDM技术。

接入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笔者推荐采用基于SDH的MSTP技术作为3G接入传输网络的主要解决方案。

基于SDH的MSTP技术除了继承了传统SDH网络结构清晰、管理维护方便和业务自愈能力强等优点外,选用其承载3G接入传输网络,还具备以下这些优点:首先,目前在网运行的大部分SDH光传输设备均具有平滑升级到MSTP的能力,运营商仅需要较少投资即可由传统SDH过渡到MSTP。且由于MSTP平台兼容SDH技术,所以可与现网的SDH网络组成统一的基础传输网络平台。这样既可保护运营商原有的网络投资,又能实现传输网络的统一维护和管理。其次,MSTP平台还支持共享环(VP-Ring)技术。所谓VP-Ring技术是指分配一个固定的带宽给环上的多个节点,环上的节点可以根据需求占用带宽。针对3G传输网的突发性和不均衡性的特点,MSTP平台在采用VP-Ring技术后,可以大大提高带宽利用率和可靠性。然后,MSTP平台能够承载的业务类型非常丰富,选用其承载3G接入传输网络,除了满足3G业务的传送要求之外,还能同时传送2G和数据业务,并可开展大客户专线业务和OVPN增值业务,充分体现资源网的价值。同时,MSTP设备还可以支持MPLS技术,对未来3G传输网以IP方式承载的3G业务传输提供有力支持。可以说,针对3G无线网络面向宽带数据的特性,MSTP具有完善的可升级解决方案。此外,MSTP设备还可根据3G各阶段业务量的大小灵活地配置相应的TDM、ATM、IP模块,根据业务从小容量到大容量,从多种业务并存到全分组业务的趋势平滑过渡,实现边投资边受益的建网原则,降低成本。

总之,采用基于SDH的MSTP技术构建统一的接入传输网络平台来承载3G接入传输网络,在降低了传输设备复杂程度的同时,又使得传输网与业务网分离、界面清晰,并可以满足3G传输接口逐渐向IP接口发展的趋势,还具有相对低廉的成本,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核心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3G核心传输网络的建设推荐采用ASON+WDM作为主要解决方案。ASON+WDM技术既具有IP传输网的智能性,又具有WDM光网络的高带宽,是承载3G核心传输网络的一个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首先,3G核心传输网随着其业务发展,IP化和大颗粒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直接推动了长途干线传输网络从SDH技术向IP over WDM技术转移。但是,由于IP传输网中存在大量的IP分组包,他们的源和宿之间需要多台路由器转接,从而产生大量的直通业务。对于这些IP直通业务,如果采用IP over WDM技术方案,交由路由器处理,会导致核心路由器的压力巨大,产生大量的额外成本。由于ASON采用了OXC为基础的全光交换,可以大大减轻IP路由器业务处理容量和扩容的压力,从而大大降低了总投资成本。

其次,正是由于ASON采用了OXC为基础的全光交换,直通业务的光信号是在光层进行路由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IP路由器带来的信号延时和信号抖动,这有利于保证QoS。

同时,随着3G移动业务的开展,运营商的网络设施也要随之改变。首先表现在欧洲脉码调制接口(E1)及同步传输模块(STM)1/16等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汇聚、资源共享及和其他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网关/核心节点。现在的通过手工操作和配置传输资源非常不灵活且成本昂贵。因此核心节点引入由OXC组建的ASON,将会显著地减少在弹性业务提供、设备维护和租用线路方面的成本,并可提供光虚拟专网、增强型专线业务和按需带宽分配业务等新业务。

此外,ASON支持网状网组网,具备快速、有效的网络保护和恢复机制,使得传输网络具备强大的网络生存性。

总之,随着3G网络IP化和大颗粒化的发展,这种基于A-SON+WDM技术构建3G核心传输网络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该方案不仅是目前3G核心传输网络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而且也顺应了整个光传输网的发展趋势。

光传输网与通信网的发展既是相互适应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在3G网IP化的不断推动下,光传送网也向基于光的分组传送网演进,智能化和高速大容量是其发展的方向。同时,光传输网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有效地推动3G网的发展。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