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RFIC/MMIC > RF射频接收芯片T5743的网络接收节点设计

RF射频接收芯片T5743的网络接收节点设计

时间:09-05 来源:21ic 点击:

设置的,寄存器可由双向DATA口编程。如果寄存器内容由于掉电而改变,这一状态由一个称为复位标识(RM)的输出表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的接收电路必须重新编程。在加电复位(POR)后,寄存器被置为默认模式,如果接收机工作默认模式,不需对寄存器编程。同样,如果接收电路不是在复位方式,就会启动相应的OFF指令编程;如果接收电路处在复位方式,相应的OFF指令编程不会被启动,在DATA脚仍呈现复位标志。

四、接收节点电路

 

  无线传感器网络接收节点芯片T5743是一个高度集成的PLL无线接收模块,能够接收并解调FSK调制的曼彻斯特编码数据,同时通过一个双向数据口将其发送出去。该无线接收芯片通过一个智能的轮询方式使接收节点在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模式,只有在监测到有效传输时,才会结束休眠模式转换为接收模式,并将数据流传送给控制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图2为无线接收节点电路原理图。

  

无线接收节点电路原理图

 

  图2中接收芯片的T5743的XTO是参考晶振的出入端,引脚LNA_IN提供RF到LNA输入,设计采用的接收频率为433.92MHz,所以fXTO=6.76438MHz,将MODE引脚设置为高电平,数据时钟周期TCLK为2.0697μs。DATA引脚接到RB0引脚,DATA_CLK引脚接到RB2引脚,POLLING引脚接到RC7引脚,IC_ACTIVE引脚接到RF1引脚,至此完成T5743与MCU微处理器PIC18F6620的连接。

  接收芯片的T5743的LF引脚连接一个带宽为100kHz的无源环路滤波器。LNA_GND引脚的电感L为25nH,L是馈电电感,以建立供电DC通路。C7与L一起形成串联谐振电路。LNA_IN引脚连接天线,中间部分为T型匹配网络。

  五、数据传输误码率测试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接收节点接收数据有效性的测试,必须通过验证系统的性能进行,在一定距离内进行系统通信测试时,判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对网络接收节点的T5743芯片完成输入输出波形和电路逻辑的时序检测后,将无线网络接收节点与PC机相连,改变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测试通讯距离及相应的误码率。设计中将发射端以5kB的数据速率发送20062120133~20062240266均匀递增的测试数据,误码测试程序将接收到的数据与自己生成的数据序列(20062120133~20062240266)同步、对比测得误码率。表1为接收节点的数据误码率测试结果。

  

\

 

  在通信距离及通信误码率测试过程中,5m~10m通信距离中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较小,甚至人为制造的电磁干扰对其通信误码率影响也较小,接收节点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10m~30m的通信距离,外界的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较大,接收节点通信误码率上升,但仍能满足通讯要求,接收节点工作性能出现间或不稳定;大于30m以上系统工作不稳定,通信误码率上升很快,接收节点已不能满足通信数据传输要求。

  六、结论

  本设计实现了对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无线接收,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能够有效、准确的接收数据,减少误码率的发生。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