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漫谈
N ID的相同不会造成以太网交换机在数据帧转发中的冲突。PBT技术可以与传统以太网桥的硬件兼容,DA+VID在网络中间节点不需要变化,数据包不需要修改,转发效率高,可支持面向连接网络中具有的带宽管理功能和连接允许控制(CAC,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功能以提供对网络资源的管理,通过网管配置或通过网络控制器(NC,Network Controller)建立连接,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灵活的路由和流量工程。 3.3 PVT 运营商VLAN传输技术PVT(Provider VLAN Transport)源自VLAN交叉连接VXC(VLAN Cross Connection)技术,采用了类似ATM交换的机制进行两层VLAN TAG的交换。相对于VLAN堆栈(IEEE 802.1ad),MAC堆栈(IEEE 802.1ah)等传统的以太网技术,PVT引入了确定的连接性,可以支持电信级保护倒换、流量工程,能支持点到点和点到多点业务,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在PVT中,使用VLAN ID来标识不同的业务实例,MAC地址对于数据转发没有意义。PVT在实际配置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 (1)PVT可以基于一层VID,也可以基于两层VLAN ID; (2)接入的以太网业务可以是带VLAN ID的,也可以是基于端口的,还可以是端口+VLAN ID的形式; (3)可以与现有的以太网交换机混合组网,在电信运营网络中并存; (4)使用对外层VLAN ID分区段的方式进行PVT和网桥的区分; (5)VID区段的范围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4、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发展前景 目前电信运营商之所以青睐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希望在数据业务大发展的背景下,可以利用以太网的优势来降低CAPEX和OPEX。我们知道,传统以太网具有众多优势,包括技术成熟、性价比高、操作维护简单、用户接入无限制、应用灵活,等等。但这些显然不能涵盖电信以太网的所有特点。电信级以太网需要对以太网技术进行必要的改造,包括需要满足MEF所定义的5个方面的要求,以及控制平面、流量工程、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当在以太网技术上增加了这些电信网络的特征后,其原有低成本优势是否仍然存在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所以业界在实现和应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时,应该慎重选择所需要增加的功能,避免将其做得过于复杂。从这个角度讲,一个简化的控制平面功能应该是运营商所希望看到的。目前,电信级以太网的网管和控制平面功能还是一个空白,根据上述简化的原则,网管功能可以确定在ITU-T定义的传送网络网管功能基础上进行扩展,而控制平面可以与ASON控制相兼容,将GMPLS作为控制平面信令的基础。从传送技术选择方面,应该综合考虑CAPEX和OPEX,可以根据业务的增长和网络的状况灵活选择MPLS/IP、Ethernet、SDH/Sonet、OTN、WDM等技术作为底层的传送技术。在标准参照方面,应该优先选择ITU-T的系列标准,同时结合IEEE 802、IETF和MEF等标准化组织或论坛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目前来看,运营商网络的架构、设备、OAM、保护倒换、网络管理等方面的ITU标准已经发布或正在制定中,可以作为今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发展的主要参考标准依据。 从技术发展前景来看,在目前比较热门的三种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中,PVT和PBT是两个相互竞争的技术,相对而言,PBT与传统以太网的兼容性以及与其它网络技术的互通性要优于PVT,另外,T-MPLS是三者中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总体来看,PBT和T-MPLS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代表了今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5、结束语 为了能够满足未来几年NGN和3G网络的大规模应用,国内各大运营商都在不断改造原有城域网络或重新组建新的城域网络,力求做到为新业务提供有充分质量保证和带宽保证的网络平台。由于新业务对数据网络的QoS和SLA要求日益增长,新的数据承载网络需要能够实现电信级保护、服务质量保证和TDM(时分复用)能力支持等新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应运而生,并已成为下一代城域网发展的方向。然而,还应看到,目前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所提出的QoS、可靠性等并不能完全解决以太网所有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具备电信特征的以太网业务,仍然需要在技术标准化、成熟度方面多做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太网 相关文章:
- 以太网接入技术简介(01-09)
-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01-24)
- 基于PC104总线的嵌入式以太网卡设计(01-31)
- 下一代SDH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分析(中)(01-05)
- PLC(电力线通信)技术简介(01-08)
- 电信接入网设备的安全和过压防护测试(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