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数码网络无线校园网整体解决方案及特点
无线局域网的需求
随着国家对中国教育行业的更加重视并加大投入,中国教育网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更大的支持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已经成为一种其它方式不能代替的获得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随时随地能够从网络获得相要的资源成为教育用户追求的目标。
神州数码无线局域网可以解决教育网用户很多以前头痛的问题,如:
1. 解决信息点流动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地方一般是不可能布设太多信息点的,但是随着学生中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现代化教学的普及,上述场所往往在同一时刻有大量的电脑,而目前的有线校园网没有办法使学生们在这些区域上网。采用无线方式,在有限的信息点上连接无线接入器,就可以轻松从一个信息点扩展到成百上千个信息点的应用。
2. 解决难以布线的问题。在实验室、体育馆、礼堂等地方是不宜布线的,但校园网的用户却有上网的需求,采用无线局域网,可以简化在这些区域网络实施,提供直径近200米的无线网络覆盖,用户可以在无线所覆盖的区域移动应用。
3. 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和学生上课的时候不必再往返于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宿舍,采用无线方案可以使老师和同学们在上述地方随意的检索图书馆的网上资料、服务器的教案、寝室电脑里的作业。同时,为用户对校园网的其他资源的应用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4. 节约成本。AP无线接入点可以使原来的一个信息点同时接入数十乃至数百个用户设备,布线的投资以及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神州数码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1、完全遵守国际标准
802.11a/b/g,工作于2.4/5GHz ISM 开放频带;
802.1d,解决不同国家的频率不统一的相通应用的问题(即在不同频率上的802.11b标准);
802.11e,改善"WLAN的服务质量,提供应用支持QoS,将用时分多址 (TDMA)方案取代类似以太网的 MAC层,并对重要的业务,增加额外的纠错功能;
802.11f,规定了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IAPP),解决不同AP之间的漫游;
802.11h,控制发送功率,动态选择无线信道;
802.11i,改善WEP加密功能,采用动态加密法,升级到AES加密,增强安全性能;
802.1x,定义动态密钥加密部分,结合Radius服务器,支持EAP-TLS认证。
2、 可靠性
接近100mW的信号发射功能,增加了信号接收灵敏度,可以提供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使用距离更远,根据用户与无线接入器之间的距离、可使用的传输带宽、信号干扰的不同,动态检查用户无线接入的传输速率。针对大规模无线网络的性能问题,4000AP支持802.11h标准的动态控制发送功率,自动选择无线信道,可以做到基于用户数量、基于数据流量和基于AP性能的负载均衡。此外,负载均衡还体现在支持链路完整性上。当AP检测到网络失效后,会及时释放掉它所连接的电脑,以便这些电脑能够及时的尝试其他AP的可用连接。
3、 移动性
不再受有线线缆的束缚,用户可以随意的增加工作站,随意的漫游。Any one、Any time、Any where,用户都可以随心所欲的连接到校园网,并可以在大范围空间中实现移动中学习、办公,访问网络资源。
4、易用性
目前神州数码无线产品都遵从易用性原则,中文化的操作界面、集群网管系统,使用户安装、调试、维护简单容易。
5、 低成本,支持多种安全策略
节省了相当数额的安装有线线缆的投资和维护费用,设备的投资与同类产品相比,性能价格比也是最好的。支持SNMP、WEB、Telnet等方式的管理。支持各种安装方式,支持firmware远程升级以及配置文件上传下载。支持两种供电模式:POE(-48V远供,最远可实现200米)和本地供电。支持802.1X认证、Radius Client、DHCP Server,支持PPPOE、WEB等多种认证方式。
无线局域网设计
室内无线局域网主要针对不方便进行大规模布线或不宜布设太多信息点的建筑,如:图书馆、办公大楼、网络教室、会议室和报告大厅等,典型的无线校园网络整体解决方案如下:
在校园网各区域分别布设无线局域网络以后,用户可以将无线网卡直接插到笔记本电脑的PCMCIA插槽,或者通过USB适配器转接插到台式机的USB接口上,只需简单的设置就可以连接到校园网上,从而实现上网功能。教师或者学生就可以在这些区域漫游使用,用户无需任何设置就可以在整个校园内连接到校园网上,从办公区到教学楼、从图书馆到宿舍都可以实现移动漫游连接互联网。
- 神州数码网络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大型建筑无线网方案(03-06)
- 神州数码网络无线投影会议室及多媒体教室解决方案(03-06)
- 超宽带无线技术(09-07)
- 基于88E6218的SOHO网络开发平台设计(09-20)
- GPRS无线DDN系统与应用(01-06)
- 解密未来通信:融合与统一——纵观第七届中国网络大会(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