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光纤到MDU是住宅宽带的最后疆域

光纤到MDU是住宅宽带的最后疆域

时间:01-12 来源:光波通信 点击:
  近些年来,光纤到楼(FTTP)取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进展。FTTP工程大多在住宅区开展,更确切地讲主要是独立的单一家庭住宅。 然而今天,在住宅宽带应用领域,服务提供商(SP)却忽略了多住户(MDU)住宅楼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当然,光纤到MDU(FTTM)工程的大规模展开必然伴随着相当的挑战。但通过了解实施FTTM工程的关键途径和存在的困难,  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这一尚未开发的巨大客户资源有所作为。事实上,与光纤到家(FTTH)相比,FTTM能逐步提高业务渗透率,对服务提供商更有利。
  
  选择光缆路径

  企业在考虑部署FTTM时至少需要考虑下面的几个重要因素:建筑是新的还是旧的,建筑的规模,住宅单元入口是在MDU里面还是外面。各种因素的各种可能组合不仅将决定部署方法,而且将决定使用哪些产品。

  光纤或石膏板哪个更重要?这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坐在那想象"新住宅"是什么样时,常常出现的画面是一大片除了立在路边的承包商的广告牌之外什么都没有的土地。令人头疼的是,在我们讨论MDU时,"新住宅"很可能涉及施工的不同阶段,直到建筑已经竣工只等首位业主入住的阶段。施工阶段的多样性将明显地影响FTTM建设的方法,这是因为有些"新住宅"可能更像是重新建设。

  为"新住宅"建设FTTM,光缆布线的路径是项目实施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与其后的工程紧密相联。通常,那些与网络相关的光纤硬件设备,如光纤分布集线器(FDH),光纤分布终端(FDT)以及网络接口设备(NID)的放置灵活度很大。但是光缆路由则与此截然不同。

  当铺设光缆时,SP必须选择是否为了保护光缆和将来网络扩容而先敷设管道。当然,敷设管道会增加整个项目的成本,但是敷设管道后,我们就可以在建筑物内使用强度低的分布光缆和入户光缆。SP的另一种选择是直接在墙里敷设分布和入户光缆而无需先铺设管道。许多人认为无源光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将来的应用,因此以后可能不太需要替换入户光缆以升级网络。这两种方案各有其优点,在做最后的部署决定前必须认真权衡。

  在"新住宅"FTTM部署中光缆路径的选择取决于已有住宅光缆入口的尺寸和类型。更确切地说,许多小型的MDU采用外部入口,入户终端和入户线缆可以位于建筑物的外部,端接在每户家庭外的光网络终端(ONT)上。此种情况,可以使用标准的、没有阻燃等级的室外光缆,这样做还可以节约材料的成本。这种类型的建筑物使得SP在部署FTTM系统的方法和时间上更灵活。

  在现有建筑物中部署FTTM网络,需要好好规划以保证对建筑物及业主的影响最小。因此,光缆路径仍是部署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这点就不足为奇了。当墙壁中的光缆铺设路径不足或者根本不存在时,情况将更为复杂。

  由于这些问题,在已建设好的建筑物中部署FTTM需要采用新的方法。现在我们已有可行的方案:采用美观的外框模型以及墙脚板作为坚固的光缆路径,这样那些不了解电信技术的业主将不会注意到其中的奥妙。这种方法除了需要在住宅外墙上凿开一个小洞穿进入户光缆外,通常情况下光缆不需要穿透内墙或埋在墙内。

  以上这些方案以及其他类似的解决方案使得SP能够为现有的无数的MDU建筑敷设光纤网络。MDU  建筑的业主也应该考虑为此投入资金,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基础设施来吸引租户,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服务提供商。 

  部署各种设备

  我们已经讨论了影响FTTM部署的主要因素以及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下面我们来讨论连接到这些建筑物的光通路所使用的光网络器件。事实上,在很多方面,FTTM是标准FTTH网络的一个扩展。两者的最大区别是网络拓扑结构;而网络架构的本质(例如采用1:32分光比的PON或一个点对点的网络)仍然是相同的。此外,使用的产品将因MDU的大小而有所变化。

  对于小型MDU,例如公寓楼、公房或者城镇住宅,其网络使用的主干光缆和光纤分布集线器与单住户住宅中的FTTH网络使用的几乎完全一样。两种部署方式在网络拓扑方面的不同点在于光纤服务终端,也称为网络接入点(NAP)。单住户住宅中,FTTH网络NAP终端装在附近的架空线缆、阴井或路边配线箱内。与此不同,在小型MDU中,光纤终端只需安装在建筑物外侧就能便捷地提供服务了。

  MDU光纤终端与FTTH网络接入点(NAP)终端的功能完全相同,都是入户线缆与分布线缆的分界点。这些装置通常可容纳多达12个为建筑内的住户提供服务的入户光缆接口。如果客户订购服务,就可以在MDU光纤终端中快速增加入户光缆。

  对于小型MDU应用,这些入户光缆可以在建筑里面或外面布线至单个住宅的光网络终端(ONT)。图1是小型MDU  建筑物中光纤部署的一种模式。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