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我国首台毫米波超导成像频谱仪进行巡天观测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国首台毫米波超导成像频谱仪进行巡天观测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08-05 来源:新华网 点击: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发的我国首台毫米波段多波束接收机超导成像频谱仪,在青海观测站开展"银河画卷"巡天观测两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天鹰座、英仙旋臂、玫瑰星云等区域分子云观测,覆盖范围约500个平方度,分析结果将对了解恒星、行星起源提供重要依据。

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王敏介绍,"银河画卷"观测计划覆盖北天银道面±5度范围的天区以及近邻恒星形成区、高银纬星际分子云等区域,观测区域范围共2600平方度。该计划将利用8到10年时间,完成数据获取、数据校准、质量检查、编目入库、数据汇总等任务。"银河画卷"巡天将实现包括发现和编制全部区域的分子云源表,取得分子云内部结构、动力学过程等一系列科学目标。

"‘银河画卷’巡天计划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能同时获得多条分子谱线、空间分辨率较高、空间覆盖完整、天区范围大等。巡天计划主要观测分子云在银河系分布、结构,分析分子云跟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和关系,了解分子云的分布、结构、物理性质等对我们了解恒星、行星乃至整个宇宙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王敏说。

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主任史生才介绍,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重大天文发现均通过射电天文手段获得,而大天区、高分辨率、高灵敏度观测是毫米波射电天文发展的重要前沿方向。

由紫金山天文台自主研发的3毫米波段3×3像元的超导成像频谱仪是国际上毫米波段第一例基于边带分离混频技术的超导成像频谱仪,也是我国射电天文的首台多波束接收机。该设备已经成功安装到青海德令哈13.7米望远镜,成为该望远镜的换代接收机。研究人员已经使用该设备开展超新星遗迹、星际分子云、恒星形成区等若干课题观测。

应用对比显示,与以往的单波束接收机相比,超导成像频谱仪使望远镜的综合观测效能提高了20倍以上。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