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实现负电压跟踪
我们向任何同步降压转换器添加一个简单的电路,就能生成跟踪负输出,该跟踪负输出可实现较好的稳压作用,并降低成本,减少占用面积,同时提高效率。
高速服务器、工作站和时钟分配网络等应用都需要晶体管-晶体管逻辑 (TTL) 和发射极耦合逻辑 (ECL) 转换器。差动 ECL 器件通常需要正负输出电压。输入电源为正直流电压时,我们可用几种方法来实现电压逆变,从而获得所需的负输出电压。
我们可采用的拓扑包括充电泵、反相降压/升压转换器以及 Cuk 转换器等。每种方法都需要专门的控制电路进行调节。除了充电泵之外,每个功率级还需要电感器、FET 和二极管等多个组件。反相充电泵占用面积较小,但在负载升高时,不但效率不高,而且稳压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反向和其他变压器设计方法也是我们的可选方案。只有在需要系统实现其他高功率输出电压的情况下,我们才选择这些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负 5V 输出电压应通过变压器辅助绕组的线性稳压器进行二次稳压 (post-regulated)。但上述方法都不能同时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和减小占用面积的优势。下面我们介绍一款简单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图 1 所示的双同步降压转换器为正 5V 输出电压和系统定义的另一款输出电压(本例中为 3.3 V)的典型设计解决方案。突出显示框中的电路显示了生成负 5V 输出电压所用的额外组件。正 5V 电路作为标准的同步降压转换器工作,其开关循环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图1、为该双同步降压转换器在添加最少量的组件(见突出显示框)就可提供负输出电压。 |
在开关循环的第一阶段,顶部 FET Q2A 开始进行传导,并在电感器 L1 的引脚 3-1 上施加一个电压 (VIN – VOUT)。这时 FET Q2B 和 Q1 将关闭,而负 5V 输出电容 C2 则提供全部的负 5V 输出电流。C2 的大小必须适当,这样才能在本阶段提供负 5V 电流,并保证负 5V 输出纹波电压在限定范围以内。
Q1 关闭时,必须阻挡相当于负 5V 输出电压加上 L1 辅助绕组上耦合电压大小的电压。在 L1 匝比为 1:1 的情况下,Q1 的阻塞电压基本等于输入电压。
差动放射极耦合逻辑器件通常同时需要正负输出电压
在开关循环的第二阶段,控制器将顶部 FET Q2A 关闭,并将底部 FET Q2B 和 Q1 开启。电感器 L1 引脚 1-3 上的电压必须得到逆变,以保持电流流向相同(进入输出端),这就会在耦合电感器绕组"单点"上产生正电压。L1 引脚 1-3 上的电压振幅固定于一定的水平,即相当于输出电压与 Q2B 相对较低的压降之和。
请注意,在底部 FET Q2B 传导过程中,电流以顺时针方向流经电感器和负载,并流经底部 FET Q2B 和电感器返回。在此传导阶段,耦合电感器次级绕组引脚 2-4 的电压等于引脚 1-3 上的电压,因为两个绕组的匝数相同。由于 FET Q1 开启,因此电流从次级绕组流向负载,同时也会给 C2 充电。
负输出的电压等于电感器的次级电压减去 FET Q1 的传导压降以及电感器的电阻性压降。我们应选择低绕组电阻的电感器以及低导通电阻的 FET,这样就能将压降最小化,从而减少负 5V 输出随负载增加而出现的差异。最小化底部 FET Q2B 的导通电阻还有助于改进负 5V 输出的稳压作用,因为该压降与正 5V 输出电流成正比。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种有趣的情况,即 FET Q2B 的压降越大,负 5V 输出的负极性就越强。在一定的正 5V 和负 5V 输出负载条件下,FET Q2B 和 Q1 的压降可能会相互抵消,从而实现完美的输出电压匹配。
Q1 的栅极驱动电压来自底部 FET Q2B 的栅极驱动电压,因为两个 FET 都同相地 (in-phase) 协调工作。底部 FET 栅-源电压的峰至峰振幅根据控制器设置为 5V。电容 C1 交流耦合于该开关信号,但阻塞直流平均电平。二极管 D1 仅在负电压摆动时进行传导,将 Q1 的栅极电压固定于源引脚 0.7V 以下,并将其关闭。
在正电压摆动时,峰值电压会比关闭时大 5V,这就形成了约为 4.3V 的正栅-源电压,并开启 Q1。我们必须使用栅-源阈值电压为 2.5V 的 MOSFET,这样才能确保 Q1 全面增强。使用二极管 D1 后,可以确保几乎所有可用的驱动电压振幅(不到一个二极管压降)都能用作正向栅-源电压。
如果没有 D1,那么正向栅-源电压振幅就会随着占空比变化而变化。输入电压最高时,其振幅最低,这就会增加 Q1 不能正常开启的几率。主体二极管 Q1 在 FET 开关交换时间(在 Q1 完全开启前)内允许负 5V 电流通过其传导,但不能提供良好输出稳压所需的较低正向压降。我们针对 Q1 采用了 N 通道器件
- 8位高速A/D转换器TLC5510的应用(02-16)
- 改善平板显示器的音频性能(02-13)
- 运算放大器的选择(03-18)
- 单端数字音频放大器设计和应用考虑的要素(05-19)
- 为网络监控摄像机设计合适的电源(05-20)
- 改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性能的一个技巧(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