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一种晶闸管自然关断点检测判断方法

一种晶闸管自然关断点检测判断方法

时间:10-10 来源:3721RD 点击:

摘要:串联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时,极易实现开关元件的自然关断,不仅可以省去开关元件关断驱动电路,简化逆变器设计,同时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也达到最小。为了确保半桥串联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使其开关元件工作在自然换向状态,利用过零点和峰值双要素检测方法判断逆变电路开关元件是否自然关断,进而控制开关元件开关的工作点,使逆变电路工作在谐振状态。
 关键词:半桥串联谐振逆变器;峰值检测;过零点检测;谐振频率
 
0 引言
     与并联逆变器相比,串联逆变器启动容易,适合于频繁启动的场合,在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半桥串联逆变器仅由上、下两个桥臂组成,每个桥臂有一个开关元件承受最高电压,与全桥串联逆变器相同,电路结构简单,驱动功率小。若半桥串联逆变器采用晶闸管为开关元件,通常需采用关断电路控制晶闸管的关断。然而半桥串联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时,逆变电流以正弦波形式变化,当逆变电流减小到零时,晶闸管能够实现自然关断,不仅省去晶闸管关断电路,简化了控制电路,开关损耗也达到最小。
     本文研究一种过零点和峰值的双要素检测方法,对半桥串联谐振逆变电路负载电流的过零点和峰值(波峰或波谷)进行检测,通过对电流过零点的检测以及峰值时间的检测来判断导通晶闸管是否关断,达到去除过零点检测电路在零点处的波动干扰,准确判断晶闸管的自然关断点时间的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导通晶闸管自然关断前触发导通桥臂另一端的晶闸管,避免了晶闸管的直通现象,使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
 
1 半桥串联谐振逆变器工作原理
     半桥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L为逆变器的等效谐振电感,谐振电容C1=C2=C,R为等效电阻。当触发导通晶闸管SCR1时,直流电源通过SCR1、负载电阻R、谐振电感L对电容C2充电,同时C1通过L,R放电。电容C2上电压逐渐增加,电流也将逐渐增加,而且是按照一个衰减正弦波的上升部分增加。当C2的充电电压充电到最大值E后,流过SCR1的电流逐渐减小为零,SCR1自然关断,其等效电路如图2(a)所示。逆变电流变化趋势形成一个正弦波的正半周,其波形如图3中iSCR1所示。由于此时C1的振荡电压充电到负峰值,所以SCR1承受负压值,负压峰值近似为C1上的负压峰值电压。
 

    在SCR1自然关断后,可以触发SCR2导通,其电容C1与C2充放电正好相反,工作过程分析与SCR1导通时类似,等效电路如图2(b)所示,逆变电流变化趋势形成一个正弦波的负半周,其波形如图3中iSCR2所示。C1与C2交替振荡的结果输出类似正弦波的电压。
 

    SCR1半桥串联谐振逆变回路负载为欠阻尼状态,电路处于谐振状态,半桥串联谐振逆变回路中晶闸管工作在自然换向状态时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在SCR1导通时,通过SCR1流向负载的电流波形为iSCR1,假设SCR1导通时负载电压为正,随着C1不断的放电,电流iSCR1不断增大,电流iSCR1在最大值时,由放电回路电流的频率特性可知,负载回路工作在谐振频率f0。C1放电完毕后,在t1时刻,电流iSCR1为零,SCR1自然关断。SCR1自然关断后,发送一个触发脉冲,在t2时刻导通SCR2,流过SCR2的电流iSCR2同iSCR1一样,从零一直减小到负的最大值,在负的最大值时刻负载回路工作在谐振频率f0。C2放电结束后,电流iSCR2减小到零,SCR2在t3时刻自然关断,完成一个周期。下一周期SCR1在t4时刻导通,循环以上过程。
 
2 过零点检测和峰值检测原理
     由半桥串联谐振逆变器工作原理可以知道,负载电流达到最大值时,电压uR达到峰值时,此时负载回路达到谐振状态。将负载电流波形信号通过电流传感器转变为电压信号,输入到过零点检测电路与峰值检测电路,检测每一个过零点和峰值,发送信号到微处理器,从而得到每一次达到峰值和过零点的时刻,根据过零点时刻与峰值时刻的关系,准确判断晶闸管的自然关断点,控制晶闸管触发脉冲的发送。
 

    过零点检测电路简化原理图如图4所示,该电路实际是一个倒向放大器,电容C4用作正补偿以增加检测速度。当输出为负时,二极管D5导通,输出为正时,稳压二极管D7和二极管D6导通。负载电流信号通过电流传感器转变为一个电压信号后,输入到过零点检测电路,当信号波形在正半周时,过零检测电路Vo2输出为高电平,当信号经过零点处于负半周时,Vo2输出为低电平。在负载电流过零点处,Vo2的电平发生跳变,当负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