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嵌入式设计 > TMS320F240的IDE接口仿真器设计

TMS320F240的IDE接口仿真器设计

时间:05-19 来源: 点击:


(1)1命令:读IDE寄存器 当监控程序识别出1命令后,根据参数提供的寄存器索引,映射为对应的I/O地址。F240的输入/输出命令与x86系列不同,它在指令中必须直接给出地址。 … LACC Reg BZ IsDatReg ;0号索引,即读数据寄存器 SUB #1 BZ IsError ;/*号索引,即读错误类型寄存器 … BZ IsAltReg ;8号索引,即读后备状态寄存器 SUB #1 BZ IsDrvAddrReg ;9号索引,即读驱动器地址寄存器 … IsDatReg IN Value,DatReg ;读数据寄存器 RET IsAltReg: IN Value,DevAddrReg;读驱动器地址寄存器 RET 当I命令执行完毕后,应该将寄存器读入值回送PC主机。
(2)0命令:写IDE寄存器 寄存器输出命令参数需要提供寄存器索引和映射为对应的I/O地址。
(3)H命令:硬件复位IDE设备 硬件复位时应将F240的IOPC7引脚设置为低电平10ms以上。 LDP #00E1h ;DP=00E1H:708H~70FFH的页址 LACL #8000H ;D15=1:IOPC7:作输出 D7=0;设置IOPC7=0 SACL PCDATDIR ;写PC端口,设置HRST信号为低电平 CALL Delay 10ms ;保持复位信号10ms的低电平 LACL #8080H ;D15=1:IOPC7:作输出 ;D7=1:设置IOPC7=1 SACL PCDATDIR ;恢复HRST信号为高电平 类似地,监测DMA请求HDRQ状态时,可以设置端为输入属性,然后读入IOPB0。监测中断请求HIRQ时,可以直接读XINT1状态,即读7070H处的XINT1CR寄存器。
(4)S命令:软件复位IDE设备 软件复位时可以向IDE接口的DevCtrlReg(设备控制寄存器)写入适当值实现。 LDP #0 ;指向.bss变量区 SPLK=#000EH,Value ;D2=SW Rst=1:软件强制复位 ;D1=/IEn=1:禁止IDE发中断 OUT Value,DevCtrlReg ;复位IDE设备 CALL Delay 10ms ;保持复位状态10ms SPLK #000AH,Value ;D2=SW Rst=0:结束复位状态 OUT Value,DevCtrlReg CALL Delay 10ms SPLK #000EH,Value ;D6=LBA=1:采用逻辑块寻址模式 OUT Value,DrvHeadReg ;设置驱动器寄存器
(5)C命令:读取IDE设备ID号和相关配置 IDE设备内的相关配置对其它操作影响较大,主机应该掌握这些参数。诸如柱面数、磁头数、每个磁道的扇区数以及最大扇区号等。这段程序稍微复杂一些。 CALL WaitRDY ;读状态寄存器,等待D6=1,亦即IDE设备完成上次命令 SPLK#000EH,Value OUT Value,DrvHeadReg ;选择主从驱动器 SPLK #00ECH,Value OUT Value,CmdReg ;发命令,读取配置参数 CALL WaitDRQ ;读状态寄存器,等待D6=1并且D3=1,亦即RDY并发出DRQ请求 MAR *,AR1 ;AR1:当前辅助寄存器 LAR AR1,#BufSADDR ;AR1→扇区缓冲区开始地址 RPT #0FFh ;循环次数=FFH+1=256 IN *+,DatReg ;读入配置数据 读出配置参数后,再把它送给PC机的监控程序,从中再细分出具体参数。 类似地,读一个扇区或写一个扇区的命令与这个命令相似。只是在发命令前应该设置柱面扇区等寄存器定位到具体的扇区。
(6)PC宿主机监控程序功能 PC宿主机监控程序主要通过串口监控仿真器。在底层通信中,应该为每一个监控命令建立对应函数。在应用层,可以将几个简单命令有机组合,完成复杂功能,减小仿真器驻留监控难度。例如,在读取配置参数命令中,分解缓冲数据。在读写扇区命令中,将LBA逻辑扇区地址分解成驱动器号、扇区号、柱面号等。 重要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Windows环境下特别容易操作的接口界面,贴近硬件调试,产生所需信号波形,用示波器捕获分析。图4是宿主机的一个界面,具体方法细节不再讨论。 结语 随着航空电子新系统研制的智能化和接口标准化,硬件调试对仿真设备和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成本和上市时间的限制,采用嵌入式CPU研制一些简单实用的仿真设备,是解决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所介绍的IDE接口仿真器硬件简练、软件精巧,在多个型号的Flash Disk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