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手机刷公交成NFC新机遇,能否借机逆袭二维码?

手机刷公交成NFC新机遇,能否借机逆袭二维码?

时间:07-31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乘坐公交时,打开手机的NFC开关,手机在公交POS机的刷卡处停留1-2秒,听到滴的一声即完成刷卡。

作为世界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不少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中移动支付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代表。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达到5.5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仅为1120亿美元,约为中国市场的五十分之一。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091.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6.78%。易观预计,到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将达到百万亿元规模。

虽然有着百万亿市场的"诱惑",但是不少用户却发现,在支付手段上,如今二维码似乎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的支持下,二维码支付已经成为大多数用户的首选,而数据显示,支付宝、微信支付合计占市场比例已经高达90%以上,二维码似乎已经"一统江湖"。

市场从来不缺的就是竞争者,在二维码为主导的移动支付领域中,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NFC近场支付方式一直并没有放弃,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领域开始选用NFC近场支付方式,让移动支付市场再生变数。

NFC遇公交出行发展良机

作为一种无线通讯技术,NFC是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简称。早在2006年借助诺基亚的推广,NFC技术已经开始在中国尝试移动支付的应用。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诺基亚方面就推出了世界首部NFC手机,2010年,三星Nexus S手机的安卓系统也开始支持NFC,同时谷歌还专门开发出了用NFC模拟银行卡的程序Google Wallet(谷歌钱包)。而国内的运营商也在NFC方面做出过尝试,其中中国移动就曾推出过"NFC-sim卡",可以使没有NFC功能的手机也能实现NFC功能。而NFC近年来最大的发展"爆点"无疑是来自苹果的支持,2016年Apple Pay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其支持的NFC技术和苹果手机的结合,让不少中国用户真正开始体验到了NFC的便利,但是即便如此,缺乏应用场景让NFC技术停滞不前,同时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企业借助大量的补贴和市场推广,使得二维码支付迅速普及,NFC让即使是苹果用户也逐渐"抛弃"。

但是作为移动支付方式的其中一种,NFC在和二维码的市场比拼中虽然可谓完败,但是作为一种更为先进的移动支付技术,NFC却并没有被行业所遗忘。

近日,北京地铁宣布全线270个地铁车站全部支持NFC方式刷手机乘车。据了解,市民使用手机一卡通将无需缴纳押金并支持退款业务。而在刷卡过程中更是无需连接网络,只需要使用手机的NFC功能即可。此外,在如今火爆的共享单车领域,NFC也开始受到青睐,先是摩拜单车宣布与三星公司共同研发的具备NFC开锁功能的全新智能锁已经大规模的量产,首批支持NFC解锁的单车将在9月中旬投放市场。与此同时,ofo小黄车也宣布,支持NFC近场支付功能的全新智能锁已完成研发开始量产,并计划于10月起逐步投向市场。作为全球首款支持NFC近场支付功能的智能锁,用户可以通过支持该功能的智能硬件"秒开"小黄车。

在地铁出行和共享单车两个超高使用频率的应用的"夹持"下,NFC再次高调回到公众视野,而这一次,丰富的应用场景为NFC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NFC能否逆袭市场占比九成的二维码

当二维码支付已经占据市场90%以上的份额时,为什么NFC在出行领域还会得到青睐?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使用更安全等的特性,让NFC在包括出行在内的不少领域具有先天的优势。

虽然二维码普及率更高,但是在出行领域二维码则遇到了效率低下的难题。据悉,二维码支付方式从呼出到扫码支付的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受到网络因素影响较为严重,而且二维码乘车需要对现有的闸机、刷卡机进行改造,此外影响其识别成功率的扫码距离、角度,光线的明暗等因素较多,所以在人流密集的出行领域并不是好的选择。

与二维码支付方式相比,NFC的技术优势则较为明显。从安全性方面,业内则普遍认为NFC支付比二维码支付更安全。据介绍,NFC本质其实是无线射频的技术,具有双向鉴权、数据加密等通信手段,能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从便捷性与支付速度方面更是NFC的优势所在,在公交一卡通交互场景中,NFC支付无需唤醒手机操作就可通信,用户体验无疑更加优胜。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NFC在出行领域的应用只是一小步,但是却对未来发展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出行领域是一个高频的使用场景,一旦用户的使用习惯形成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