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宽带无线通信科研团队介绍

宽带无线通信科研团队介绍

时间:11-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宽带无线通信研究室,旧称101室,是我校最早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之一。曾自主研制流星余迹通信系统、三遥系统、轻型快速通信系统等,现隶属于信息科学研究,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的重要支撑点之一。近年来,该团队依托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了无线自组织网络、软件无线电、认知无线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军事预研等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

  这是一个传承有序的老团队,积淀着几代人整整半世纪锲而不舍的努力;这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团队,一批青年学者勇担重任成为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伴随着西电科学研究工作的起步、发展和壮大,从当年的"红星组"、"101室"到今天的宽带无线通信研究室,她始终不负众望,站在中国通信科技事业的最前沿,引领信息时代之潮流。

101室的历史和传统

  在西电,提起"101室",也许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但提到中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大家都耳熟能详。

  1959年,基于国家国防战略需要,学校成立了快速通信课题组,童凯、杨千里同志为组长,其工程研究组又名"红星组",开始了流星余迹通信设备研究及流星余迹规律的测试工作。短短一年时间,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设备样机面世并投入试验。

  1963年,经总参通信部和国防科工委批准,以红星组为基础成立研究室,名为流星余迹通信研究室,丁如涟同志任主任,设在东大楼101室,代号"101",直属通信兵部,由学校代管。70年代,101室完成了流星余迹通信改进型设备的研制,并进行了核效应实验,取得了完满的成功。1978年,此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代的奠基者以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101室谱写了辉煌的第一篇章。

  80到90年代,101室在郭梯云、陈家模教授的带领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新型数字调制解调、移动通信终端、分组无线电网络、短波自组织网络等一系列在通信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工作。

  这一时期,78级入学的李建东毕业留校,追随郭梯云教授读研究生,成为101室的一员,体验了24小时不间断的轻型快速通信系统的艰苦实验工作,涉足数字移动通信终端的研究。最初给李建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01室老一辈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特别是开展实验工作时极度的耐心、细心,对待实验数据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陈家模教授就曾手把手地指导他做实验。为了得到可靠的实验数据,艰苦的移动终端野外通信实验、短波自组织网拉距测试是课题组的家常便饭。在郭梯云、陈家模两位先生的指导之下,李建东牵头完成了一套多信道分组无线网络系统的研究项目,从设计原理到搭建系统模型,再到实验测试,整个研究工作郭梯云教授放手让李建东来做。国内第一个全分布式控制的分组无线网络实验系统由此诞生。正是这个项目后来对部队生产和装备分组无线电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课题组先后推出了3代实验装备,研制了军用分组无线网络系统,研究成果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该成果的装备至今仍在生产。

  提起那段艰苦的工作,李建东回忆当时更多的是成就感和满足感。他说:"老一辈一流的工作和成果为我们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而老一辈扎实严谨的学术传统是他们留给101室最宝贵的财富。"在李建东的印象中,郭梯云教授是101室的一面旗帜,指引团队的前进的方向;陈家模教授更是像一位"内掌柜",维系着团队在前进中内部的团结、有序和平衡。让他感触更深的一点是,郭老师总是把名利、机会更多地留给年轻人,竭力创造让年轻人快速成长的环境。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李建东珍惜并默默践行着这些传统,以言传身教把这笔财富传递给研究室更年轻的一代。

通信科技前沿风光

  跨入21世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伴随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李建东的带领下原101室科研团队把重点聚焦宽带无线通信,成为支撑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高速化、智能化两大主线上不断取得突破,进入到又一个迅速成长和高产的时期。

2004年,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针对认知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敏锐地扣住了通信领域发展的主脉。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研究"、国家973课题 "智能的动态网络资源管理模型与控制机制研究"、国家重大专项课题 "面向WRC11的频谱有效利用关键技术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