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管理护航物联网发展
中国政府已将物联网纳入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如今,物联网设备市场规模已逐年激增,这也对无线电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物联网曾被称为传感网,其严格定义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接入到互联网或是移动通信网络,最终形成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自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这一概念以来,物联网技术经历1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已处于市场推广应用阶段。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工业、环保、交通、医护、物流等多个领域,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目前普遍认为,未来10年左右时间里,物联网将得到大规模应用,并将根本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表示,无线电与物联网、感知网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未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空间将是无限的,频谱资源利用率也将大大提高。谢飞波局长强调:"物联网中的无线电设备都需要使用频率资源,但大量使用将会给频率、频谱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目前物联网感知无线电将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也将对现有秩序带来巨大冲击,目前的现有规则将面临巨大改革。"
来自物联网的挑战
随着无锡"感知中国"中心的创建,物联网在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系统在今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50亿元。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系统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未来几年内,以RFID为核心技术的无线传感设备将会大量投入市场,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交通、零售和制药等各种领域。物联网技术越向前发展,对无线电资源的需求就越高,对无线电管理的能力也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
如何做好物联网频率资源划分
随着现有无线电业务的推广应用、未来无线电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使用需求激增和频谱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一些国家为了缓解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已将频率分配政策由命令-控制模式逐步转向市场化模式。我国一直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命令-控制模式管理频率资源,随着近年来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每项频谱政策的出台都十分谨慎。RFID技术在中国已经存在多年,2O07年4月20日,在经过了反复论证和研究后,信息产业部发布了《800MHz/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我国UHF频段RFID无线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划分终于千呼万唤始出场。
目前,物联网的频率规划中面临的问题有:一是必须尽快制定物联网的频率规划,以满足飞速增长的物联网业务发展需求;二是要提高物联网频率的利用率,让频谱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三是要借鉴外国物联网频率资源管理政策,合理引入市场机制。
如何做好物联网设备管理工作
随着各种物联网设备大量涌向市场,利用RFID技术的产品越来越多,如:电子标签、读写器、智能卡、一卡通、门禁考勤、停车识别等设备。而这些传感设备其实都是一个个无线电发射设备,都需要向外发射、泄漏电磁波。以电子标签为例,它的工作原理是:标签(Tag)进入磁场后,接收读取器(Reader)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电子标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大量被投入市场应用后,一旦其技术指标不合格,产品发射的无线电波不仅干扰自身,还干扰到其它合法的业务,严重时就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问题。
因此,在物联网设备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有:一是必须从源头对物联网设备严加管理,构筑起物联网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在物联网大面积推广应用后,传感设备被大范围使用,必须做好这些设备的无线电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物联网频率监管工作
由于频率资源的稀少,物联网频段难免会出现与现有其它业务频段靠近或共用的情况。在我国,UHF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 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在800/900MHz这一频段上,与RFID使用频率靠近的已存在业务有:集群通信下行频段 (851MHz~866MHz)、GSM上行(885MHz~915MHz)、无中心对讲(915MHz~917MHz)、立体声广播传输业务 (917MHz~925MHz)、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925MHz~930MHz)、GSM下行(930MHz~960MHz)。RFID设备使用的 920MHz~925MHz频段与点对点立体声广播传输业务共享,因此采取了跳频扩频的措施来减少干扰。
大量同时同地域的无线电设备被使用,当设备出现质量或其它问题时,电磁环境将变得异常复杂。必须要防止可能发生的无线电干扰,并在干扰发
- 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揭牌(12-09)
-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净化电磁环境还需技术“亮剑”(03-26)
- 物联网“绿牙技术”概念被提出(12-19)
- 欧洲两大微电子研制中心联合发展智能物联网芯片技术(07-13)
-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正式启用硅谷创新中心,加速“超越摩尔”和物联网智能硬件创新(10-29)
- 工信部 物联网标准制定提速有望加快出台(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