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VS无线互联:哪个更“泛在”
时间:01-08
来源:RFID商情
点击:
透明化管理。同时,在网络的节点上如果设置了传感器,这样的网络就成为无线传感网络(WSN)。为了识别节点可以为节点赋予编码,所以即便是WSN,也可以广泛地理解RFID。因此上述射频识别、近场通信、射频通信和无线互联的4个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随着上述四个阶段的逐步推进,我们对于最初阶段的RFID逐渐过渡到无线互联的一个演变和进化的理解。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通信"。只有把RFID、NFC等都理解为"通信",则这个深化发展的过程就不言而喻。
RFID的本意在于用射频的方法自动检测应答器所标示物品的ID,但是NFC与此不同,它是在读写器和应答器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的,例如公交卡帮助公交车向持卡人自动收费。手机也可作为电子钱包代替公交卡的功能实现NFC的小额支付。也可以内置读写器进行防伪。当手机实现无线互联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同样功能,不过利用的是另外一种技术--由WiMax的无线网卡。也就是说实现小额支付有NFC和WiMax两种方法。但是两者的实际意义不同。NFC实现通信的双方分别是读写器和应答器,用于支付时,应答器在使用者手中,当应用于防伪时阅读器在使用者手中。但是当使用无线互联WiMax手机的时候,不论是用于支付还是用于防伪,使用者双方是完全对等的,不要做双方位置调换。
回顾数年前把"射频识别"的存在比作"泛在"显然有点牵强,真正泛在的应该是"无线互联",这是因为后者包含着前者,而且比前者的存在来得更广泛。
结 论
(1) RFID、NFC都是射频通信。
(2) 射频通信是一种近距离通信技术,可以加大对局部射频资源的利用。
(3) 无线互联可实现P2P,体现了"去中心"的趋向,这对于降低通信成本、提高质量、节省射频资源有重要意义。
(4) 无线互联包含了射频识别,而且比射频识别更"泛在"。
(5) 认识的深化是推动产业的动力,以射频识别和近场通信为"龙头",带动射频通信和无线互联应该成为我国射频近距离通信技术发展的方针。
随着上述四个阶段的逐步推进,我们对于最初阶段的RFID逐渐过渡到无线互联的一个演变和进化的理解。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通信"。只有把RFID、NFC等都理解为"通信",则这个深化发展的过程就不言而喻。
RFID的本意在于用射频的方法自动检测应答器所标示物品的ID,但是NFC与此不同,它是在读写器和应答器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的,例如公交卡帮助公交车向持卡人自动收费。手机也可作为电子钱包代替公交卡的功能实现NFC的小额支付。也可以内置读写器进行防伪。当手机实现无线互联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同样功能,不过利用的是另外一种技术--由WiMax的无线网卡。也就是说实现小额支付有NFC和WiMax两种方法。但是两者的实际意义不同。NFC实现通信的双方分别是读写器和应答器,用于支付时,应答器在使用者手中,当应用于防伪时阅读器在使用者手中。但是当使用无线互联WiMax手机的时候,不论是用于支付还是用于防伪,使用者双方是完全对等的,不要做双方位置调换。
回顾数年前把"射频识别"的存在比作"泛在"显然有点牵强,真正泛在的应该是"无线互联",这是因为后者包含着前者,而且比前者的存在来得更广泛。
结 论
(1) RFID、NFC都是射频通信。
(2) 射频通信是一种近距离通信技术,可以加大对局部射频资源的利用。
(3) 无线互联可实现P2P,体现了"去中心"的趋向,这对于降低通信成本、提高质量、节省射频资源有重要意义。
(4) 无线互联包含了射频识别,而且比射频识别更"泛在"。
(5) 认识的深化是推动产业的动力,以射频识别和近场通信为"龙头",带动射频通信和无线互联应该成为我国射频近距离通信技术发展的方针。
- 西南科大射频识别防碰撞算法研究获重大突破(12-26)
- 微电子所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多标准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芯片(03-15)
- 我国首个RFID国标发布(11-24)
- 我国自主创新2.45GHz射频识别国际标准提案获通过(04-27)
- Atmel 在基于 AVR 的 125-kHz 射频识别高级评估工具包中推出图形用户界面(09-09)
- 美意联推出最新射频识别芯片 正式进入华南RFID市场(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