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时间:11-27
来源:RFID技术与应用
点击:
在中国RFID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而且尚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推动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从监管职能出发推动信息化基础建设、开放基础信息资源,同时也要避免政务平台过度商务化,可以推动RFID技术的应用普及加快发展。
1.我国发展RFID的现状
近几年RFID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RFID国际标准的建立对各国RFID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物流及其他领域内,都有许多成功案例。RFID在对托盘、集装箱、运输车辆的管理,零售业中对商品的标识以及供应链整体的管理上都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身份证、地铁乘车交费、门禁、汽车在高速路收费等的应用不但提高了自动识别效率和精度,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这些RFID技术的应用带动了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投入到RFID的技术开发和软硬件生产中来。RFID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如此"火热",不仅仅在于它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而且它将给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的变化。
那么RFID技术在国内哪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呢?首先,由政府实行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在全国范围内换发,到2008年仅在身份证上就要用到8亿多个电子标签,这项应用所使用的电子标签的数量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其次,铁道部管理下的所有机车车辆上都安装了电子标签,开展了射频车辆识别和管理,这一点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再次,一些地方政府例如上海市在交通收费、门禁通关、安全管理等方面广泛采用了RFID技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加大了监管的力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与上述诸多领域相比,我国物流业内RFID的应用还比较逊色。这是因为,上述取得成绩的领域与物流领域相比毕竟还是一个局部封闭系统,还不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局部封闭系统中,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标准和规范,不一定需要与开放系统对接。与此相反,物流业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物流领域内应用RFID,首先要从全球经济环境来考虑问题。例如,对托盘、集装箱的管理系统都不是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在采用标准时,就不能各自为政,采用独自的标准。涉及到的出口商品时,更要与对方国进行协调。
另外,技术的可靠性也影响着RFID在物流领域内的实施。目前国内应用最成功的是近距离的射频识别系统,识别范围仅在20-30公分以内,而物流中往往需要在数十公分甚至数米的距离范围内读取数据。目前在这个范围内读写所用的RFID 设备的准确率尚不令人满意。
2.我国RFID的发展与政府的参与
在我国国内力推RFID技术,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政府部门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推动,RFID的应用项目可能无法实施。就上海实现的交通收费"一卡通"来说,不但要协调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各公司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不能违反我国实施的金融法。例如,采用了"一卡通",利用者需要向卡片里"充值",使原本用作车票的卡片增加了"信用卡"的部分功能。诸如此类的问题,离开了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监管,任何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都是不容易做到的。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一卡通"除了支付乘车费用外,还能用来支付购物的费用吗?在日本,几年前开始用"JR东日本电车公司"发行的"SUCA"除了可以用作乘车付费之外,还可以在JR电车站附近的连锁店购物。显然在我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要想将"一卡通"附加上这种功能,更需要政府的力量。
即将启动的"十一五"规划中要完成很多电子信息化的项目。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特别是北京正在启动庞大的电子信息化系统工程,而RFID技术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目前,地方政府中,在推动RFID技术的应用上做的最好的就是上海市。上海RFID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积极推动,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RFID的发展,投入较大的力量,落实RFID到各领域的实处上来。上海的经验是先从政府职能特别是行政监管的角度来切入。上海通过监管的形式要求车辆、人、气瓶、医药等领域开展使用这项技术,使其监管能力大幅提高。
纵观RFID在我国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既有民间推动的,又有官方推动的。但总体来看政府推动的成功率大大高于一般商业运作的成功率。我相信只要政府职能的各级领导部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一定会走在世界前列。
综上所述,中国如何加快信息化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能否加强有关RFID的基础建设,强化各种行政监管职能将更为重要。为了充分利用RFID系统的基础信息资源,政府应该充分向社会开放基础信息资源,使之能够被企业和整个社会所应用。
1.我国发展RFID的现状
近几年RFID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RFID国际标准的建立对各国RFID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物流及其他领域内,都有许多成功案例。RFID在对托盘、集装箱、运输车辆的管理,零售业中对商品的标识以及供应链整体的管理上都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身份证、地铁乘车交费、门禁、汽车在高速路收费等的应用不但提高了自动识别效率和精度,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这些RFID技术的应用带动了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投入到RFID的技术开发和软硬件生产中来。RFID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如此"火热",不仅仅在于它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而且它将给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的变化。
那么RFID技术在国内哪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呢?首先,由政府实行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在全国范围内换发,到2008年仅在身份证上就要用到8亿多个电子标签,这项应用所使用的电子标签的数量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其次,铁道部管理下的所有机车车辆上都安装了电子标签,开展了射频车辆识别和管理,这一点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再次,一些地方政府例如上海市在交通收费、门禁通关、安全管理等方面广泛采用了RFID技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加大了监管的力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与上述诸多领域相比,我国物流业内RFID的应用还比较逊色。这是因为,上述取得成绩的领域与物流领域相比毕竟还是一个局部封闭系统,还不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局部封闭系统中,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标准和规范,不一定需要与开放系统对接。与此相反,物流业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物流领域内应用RFID,首先要从全球经济环境来考虑问题。例如,对托盘、集装箱的管理系统都不是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在采用标准时,就不能各自为政,采用独自的标准。涉及到的出口商品时,更要与对方国进行协调。
另外,技术的可靠性也影响着RFID在物流领域内的实施。目前国内应用最成功的是近距离的射频识别系统,识别范围仅在20-30公分以内,而物流中往往需要在数十公分甚至数米的距离范围内读取数据。目前在这个范围内读写所用的RFID 设备的准确率尚不令人满意。
2.我国RFID的发展与政府的参与
在我国国内力推RFID技术,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政府部门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推动,RFID的应用项目可能无法实施。就上海实现的交通收费"一卡通"来说,不但要协调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各公司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不能违反我国实施的金融法。例如,采用了"一卡通",利用者需要向卡片里"充值",使原本用作车票的卡片增加了"信用卡"的部分功能。诸如此类的问题,离开了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监管,任何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都是不容易做到的。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一卡通"除了支付乘车费用外,还能用来支付购物的费用吗?在日本,几年前开始用"JR东日本电车公司"发行的"SUCA"除了可以用作乘车付费之外,还可以在JR电车站附近的连锁店购物。显然在我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要想将"一卡通"附加上这种功能,更需要政府的力量。
即将启动的"十一五"规划中要完成很多电子信息化的项目。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特别是北京正在启动庞大的电子信息化系统工程,而RFID技术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目前,地方政府中,在推动RFID技术的应用上做的最好的就是上海市。上海RFID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积极推动,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RFID的发展,投入较大的力量,落实RFID到各领域的实处上来。上海的经验是先从政府职能特别是行政监管的角度来切入。上海通过监管的形式要求车辆、人、气瓶、医药等领域开展使用这项技术,使其监管能力大幅提高。
纵观RFID在我国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既有民间推动的,又有官方推动的。但总体来看政府推动的成功率大大高于一般商业运作的成功率。我相信只要政府职能的各级领导部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一定会走在世界前列。
综上所述,中国如何加快信息化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能否加强有关RFID的基础建设,强化各种行政监管职能将更为重要。为了充分利用RFID系统的基础信息资源,政府应该充分向社会开放基础信息资源,使之能够被企业和整个社会所应用。
- 中国信息设备电磁兼容新版认证标准九月启用(07-14)
- 我国将继续推动RFID国家标准的研制(09-01)
- IEEE审核7年后批准新WiFi国际标准(09-13)
- 信产部颁布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02-19)
- 国际电信联盟正在制定4G标准(02-15)
- ISO发布供应链应用全新RFID标准(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