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点分布式远程桥梁监测系统研究
现有的桥梁监测系统采用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利用移动GSM网络建立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和利用光缆建立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1]。这两种方式都是采用专用的传输通道,实施点对点的采集和控制。因此,按照这两种监测方式建立的桥梁监测系统都是单一的专用系统,即某监测系统只对某一特定桥梁进行监测,无法组建大型的监控网络。近年来,工程理论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桥梁监测方法,如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2-3],基于多点轮询的零散状态桥梁监测系统[4]等,这些方法适用于采用同种技术构建零散状态下的大型监测系统,但对于不同的桥梁监测技术或与现有桥梁监测系统的兼容性仍有很大问题,可操作性较弱。另外,现有的桥梁监测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了不同的组网设备、监控技术和网络结构,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维护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困难,对监测情况的统计分析和经验交流也非常不利。实现整个城市或区域多个桥梁的分布式远程监控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监控效率和能力,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基于现有各种桥梁监测系统的不同技术接口,直接互联或采用某种硬件设备实现互联,难度高,代价大,从软层面实现各种不同桥梁监测现场系统的松耦合分布式远程监控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1 现有的桥梁监测技术
现有的桥梁监测系统采用的监测方法除最传统的人工进行数据的测量、记录和处理外,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利用移动GSM网络建立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和利用光缆建立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采用GSM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是利用GSM的话音信道建立点对点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监测中心计算机分别控制桥上各采集仪采集数据。此种方法,数据中心同一套设备在同一时间只能采集一座桥梁或一个采集仪连接的传感器数据。而且对总线上的设备控制也是点对点的控制方式,故数据采集的速度慢,操作繁琐。数据传输的方法基于移动网络的专用信道,费用高,使用不方便。利用光缆建立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实际上是采用专用光缆或租用电信公用光缆代替了第1种方式中的移动GSM网络,使中间的传输网络更可靠、传输速率更高。但其仍是点对点的采集和控制方式,另外采用光网络设备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监测中心相对固定,组建大型监控网络比较困难。
由此可知,按照上述两种监测方式建立的桥梁监测系统都是单一的专用系统,即某监测系统只对某一特定桥梁进行监测,无法组建大型的监控网络。
近年来,在工程理论上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桥梁监测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每个监测点的智能控制单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和通信基站接入GPRS或者CDMA网络,连接到因特网,再通过路由器连接监测中心计算机[4]。通过这种网络连接方式,监测中心计算机可异步地同时与多个监测点建立数据传输连接,实现多点监测和控制。同时监测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单元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实现多任务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在桥梁零散分布情况下,采用这种新的监测方法,若多座桥梁采用相同的组网设备和技术可组建新的大型监控网,实现多座桥梁的监测,否则只能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原因是:采用这种新的监测方法组建零散分布下多座桥梁的大型监测系统,若采用的多种采集仪的上行物理接口或通信协议不同,则要求采用多种智能控制单元与不同的采集仪进行物理接口适配和通信协议适配;同样,智能控制单元的上行物理接口和通信协议不同,则要求数据传输单元下行具备不同的物理接口和通信协议,而数据传输单元的上行都是统一的接入GPRS或CDMA网络的接口和通信协议。实际应用中,需要各种数据传输单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种情况下这种方式是无法实施的。
2 软层面的设计思路
从软层面实现多个不同桥梁监测现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传输和通信,典型的方法是在公用通信网络上架设软通信平台,由软通信平台提供各种子系统的适配接口、协议转换和远程数据传输功能。这种软通信平台又称软总线平台,图1显示了桥梁监测中软总线平台的一种可行系统架构。
软总线平台
- 使用分布式I/O构建实时系统(07-28)
- 使用NI VeriStand 2010创建分布式系统(11-23)
- 分布式电压接线异常在线检测方法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02-02)
- 基于车载电气设备难于快速检测的研究方案(03-08)
- 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分布式结构(12-29)
- 分布式光纤传感温度测试系统性能标定方法(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