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D-CDMA的下行链路的波束形成
六、仿真结果
本文假设每一个基站采用三个120度扇区.在仿真中,我们仅考虑相邻小区的干扰,如图2所示.目标扇区基站1a与相邻小区5(5a,5b,5c)和小于6(扇区6a,6b,6c)的移动台有干扰关系,而扇区1a中的移动台与扇区基站(2a,3a,4b,5b,6c,7c)有干扰关系.我们假设每个扇区有N个用户,且在扇区内均匀分布.整个仿真步骤描述如下:
图2 蜂窝仿真模型(1)上行链路干扰模型.扇区基站1a受小区5和6中用户的干扰;(2)下行链路干扰模型.扇区1a中的用户受扇区基站2a,3a,4b,5b,6c,7c的干扰. (1)在扇区内按面积均匀分布随机产生一移动台的位置(r,θ),计算该移动台与干扰扇区基站的距离和入射方向.随机产生阴影衰落,计算路径增益β.一般来说,移动台产生是否合理与基站的切换方式下,上述在扇区内产生的位置是合理的.但在后一种切换的方式下,还应考虑阴影衰落的效果,即当移动台到所属基站比到任一干扰基站的路径增益要小时,重新启动步骤(1).本文考虑到CDMA系统中用户较多,减少仿真计算量,故仅考虑了基于几何切换的情况.在对于给定的角度扩散,按式(1)随机地产生矢量信道.对于来自邻小区的干扰用户或基站,其信号的入射角近似为零. |
图3 输出信噪干扰比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a)角度扩散Δ=5度(b)角度扩散Δ=20度 |
图4 下行链路的中断率随用户数的变化曲线 七、结 论 |
- 专用集成电路实现宽带射频相控阵波束形成(06-26)
- FDD-CDMA下行链路的波束形成(11-04)
- 新研究揭示塑料半导体中电荷陷阱的形成机制(08-02)
- 对EMI形成的感应电压很敏感(09-21)
- 多核心射频技术为微波链路实现Gb级传输性能(03-23)
- 射频/微波器件面向太空应用可靠性是关键(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