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架构的整合趋势分析
时间:09-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介来管理前后端的存取连接。
传统的网络档案传输或共享应用,依靠的是档案服务器或NAS与用户端电脑之间,透过通用命名约定(UNC)来识别并确认存取路径,借由UNC提供的目录与路径,即可让用户端电脑存取网络上的档案。而在NAS虚拟化架构下,前端电脑存取后端NAS上的空间,则不是透过实体的位置或名称,而是透过虚拟层的“全域命名空间”(Global Name Space)赋予的虚拟位置来提供。
在全域命名空间的架构下,可摆脱对UNC的依赖,所有档案储存资源都被虚拟层整合为统一的虚拟储存池,因此用户存取档案的“逻辑”名称或位置与“实际”名称或位置无关--用户发起的存取需求会被虚拟层重新导向到设定的位置,不用知道档案实际位置。就如同用户无需知道实体IP位置,只要透过DNS的转译就能自动连接到正确的Web一样。若某一存取路径失效,也能透过NAS虚拟层自动转到另一存取路径上,因此亦能提高档案存取服务的可靠性。
透过NAS虚拟层的中介,存取路径不会受限于实体连接,管理者可轻易在不同NAS或档案服务器间搬移资料,而无须担心前端使用者原来的存取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此可大幅降低资料迁移的难度,而且管理者还能制定政策,让虚拟层依据档案的属性或时间,自动将档案搬移到不同等级的储存设备上,实现资料归档或分级储存。
实际的作法,通常是在网络上插入一台内含全域命名空间功能软件的应用服务器作为中转的网间连接器,这台应用服务器就像IP网络上的DNS服务器一样,会登录所有NAS与档案服务器上的实体存取路径,转为全域命名空间后,再映射到前端用户端电脑。后端储存设备若有任何变动,只需在应用服务器更改存取设定即可,不会影响到前端用户电脑。
- 直流电子负载测试方法研究(08-03)
- 恒流驱动源在太阳能LED路灯中的应用实例(08-10)
- 如何为多种无线标准设计可编程基带设备(05-19)
- 超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LDO)的拓扑架构及应用(11-13)
- 未来电源发展的架构(06-10)
- 功率转换拓朴架构重要吗?(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