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可穿戴的分叉路口:手机思维与穿戴思维
时间:03-3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015年伊始,CES展、MWC展、Apple watch发布,接连三把火使得智能可穿戴进入舆论中心。各方论坛各种解读层出不穷,有人热血澎湃万物智能时代开启,有人依然忧心忡忡画饼毕竟不能充饥……是大时代开启还是依然迷雾重重?
看趋势,要抓源头,芯片是智能终端创新的源头风向标,我们发现芯片厂商确实在积极布局物联网、可穿戴、车联网等新兴领域,见表1。于是乎,后智能手机时代,可穿戴即将取代智能手机的讨论被提上了日程。真的到了后智能手机时代了吗?大趋势确定,但时间上言之尚早,当下依然骨感。芯片产品相对消费级产品一般至少有6-12个月的时间提前量,从资源投入角度看,个人认为布局试水多过真正实质性资源投入,智能手机仍是主战场。
新兴领域的兴起一定是市场引领者做出示范效应,在以往苹果是智能手机市场引导者和市场的教育者。但对于Apple watch,苹果玩的是品牌与时尚,而不是靠服务和功能,这种玩法是大部分Android厂商无法效仿的。苹果对于可穿戴的瓶颈问题也没有给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一次Apple watch不是之前业内期待的可穿戴产业救世主。
那么,可穿戴未来之路走向哪里?
在辛苦挣扎了多年后,可穿戴未来之路到底应该走向哪里?本文尝试给出思考。主流观点至少有两类:
1、从当下手机的附属品到彼可取而代之:“智能手机+”?
2、可穿戴就是可穿戴,不一样的烟火,但烟火如何绽放、何时绽放,是未知数。
向左走:“智能手机+”?取代智能手机尚早,3大瓶颈技术待突破
如果说因为LG等厂商的智能手表使用高通骁龙400芯片平台,或者一些二三线厂商使用MTK GSM芯片推出了一些支持打电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即便是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中加入独立的网络组件(例如WiFi、Sim卡等),并增加更多传感器和芯片设备,就开始谈可穿戴取代手机,个人认为为时实在尚早,告别“手机中心论”莫太急!
智能可穿戴取代手机,当下瓶颈不在成本
现在的众多设备智能化的起点,就是铁三角:“传统设备+联网模块+手机APP”。随着联网通信模块的成熟,“+互联网”的成本日益降低。如果能够提供新的智能体验服务,这种成本的叠加对于用户是可承受的,何况随着模块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放大,这种新增成本的边际效应将趋近于0。
取代手机的应用场景,尚处于附属的可有可无阶段
当前的智能手表替代手机功能,特别是通话功能,有两类:1、是蓝牙接听拨打,类似子母机;2、使用入门手机芯片方案。从使用场景看,第一类是典型的辅助性。第二类受限于续航痛点,现阶段基本上形同鸡肋,用户使用的场景并不多。而对于互联网冲浪而言,更是不值得一提,所以,现阶段的可穿戴更多是通知类应用且与手机配对使用。
取代手机,仍取决于3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进度
可穿戴替代手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可穿戴的“小”与手机屏幕的“大”之间的矛盾。当前手机的主流屏幕是5-5.5吋,对于可穿戴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点取决于3方面技术的突破:1、柔性器件的商用;2、电池续航技术;3、人机交互技术。
柔性器件
对于柔性屏而言,目前已经商用的是曲面,三星S6 edge做到的是两侧曲面。其演进路线是曲面->折叠->柔性。业内普遍判断是2016-2017年将有望得到规模商用,主要制约因素是工艺良率与成本。2014年10月,三星SDI成功研发可弯曲电池,加上石墨烯技术在近两年的技术突破,可弯曲柔性电池将成现实。加上之前在智能手机已发展起来的柔性电路,可穿戴设备真正“弯曲”可穿戴已不再遥远,三星2014年推出的腕部设备Gear Fit就已搭载柔性屏幕,但离梦幻柔性仍有距离。如果柔性屏以及柔性电池等器件能够规模商用,将是可穿戴取代手机的关键一步,实现携带时小应用时大的按需而变。
电池续航技术
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续航一直是可穿戴之痛,特别是“+移动通信模块”可穿戴之痛,实时无线连接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是一种奢望。我们看到续航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倪端,包括新电池材质的研发试验、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快充技术的普及、无线充电的成熟,这些都是可穿戴未来走向独立的有力支撑,电池续航的供需矛盾已接近拐点,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需待时日。
人机交互技术
在人机交互领域,iPhone普及引领了触摸交互方式,但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采用触控显然是违背人性的交互方式,语音、姿势(手势)、图像识别等解放双手的交互方式更加适合可穿戴产品。新兴交互方式,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准确度待提高,而机器智能学习、云端大数据的兴起,将是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的福音。在新兴的交互方式中,语音交互具备在可穿戴产品规模推广的条件,也符合可穿戴设备的解放双手的使用场景。姿势(手势)识别,类似智能手机,也可借助传感器在可穿戴产品中得以广泛应用,专门用于捕捉人体姿势的穿戴式产品也将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情景。图像识别、眼球识别等由于技术、成本、体验等限制,规模商用还需等待。
智能终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是交替上升的。在功能机时代,相比硬件性能而言应用更匮乏(电话、短信);后来,智能OS的出现解决了应用丰富性的问题。而现在,随着应用的极大丰富与耗电大户的不断攀升,到了屏幕、续航等关键硬件必须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了!3大瓶颈技术突破之时,就是可穿戴终端取代智能手机之日,进入“智能手机+”阶段。
看趋势,要抓源头,芯片是智能终端创新的源头风向标,我们发现芯片厂商确实在积极布局物联网、可穿戴、车联网等新兴领域,见表1。于是乎,后智能手机时代,可穿戴即将取代智能手机的讨论被提上了日程。真的到了后智能手机时代了吗?大趋势确定,但时间上言之尚早,当下依然骨感。芯片产品相对消费级产品一般至少有6-12个月的时间提前量,从资源投入角度看,个人认为布局试水多过真正实质性资源投入,智能手机仍是主战场。
新兴领域的兴起一定是市场引领者做出示范效应,在以往苹果是智能手机市场引导者和市场的教育者。但对于Apple watch,苹果玩的是品牌与时尚,而不是靠服务和功能,这种玩法是大部分Android厂商无法效仿的。苹果对于可穿戴的瓶颈问题也没有给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一次Apple watch不是之前业内期待的可穿戴产业救世主。
那么,可穿戴未来之路走向哪里?
在辛苦挣扎了多年后,可穿戴未来之路到底应该走向哪里?本文尝试给出思考。主流观点至少有两类:
1、从当下手机的附属品到彼可取而代之:“智能手机+”?
2、可穿戴就是可穿戴,不一样的烟火,但烟火如何绽放、何时绽放,是未知数。
向左走:“智能手机+”?取代智能手机尚早,3大瓶颈技术待突破
如果说因为LG等厂商的智能手表使用高通骁龙400芯片平台,或者一些二三线厂商使用MTK GSM芯片推出了一些支持打电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即便是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中加入独立的网络组件(例如WiFi、Sim卡等),并增加更多传感器和芯片设备,就开始谈可穿戴取代手机,个人认为为时实在尚早,告别“手机中心论”莫太急!
智能可穿戴取代手机,当下瓶颈不在成本
现在的众多设备智能化的起点,就是铁三角:“传统设备+联网模块+手机APP”。随着联网通信模块的成熟,“+互联网”的成本日益降低。如果能够提供新的智能体验服务,这种成本的叠加对于用户是可承受的,何况随着模块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放大,这种新增成本的边际效应将趋近于0。
取代手机的应用场景,尚处于附属的可有可无阶段
当前的智能手表替代手机功能,特别是通话功能,有两类:1、是蓝牙接听拨打,类似子母机;2、使用入门手机芯片方案。从使用场景看,第一类是典型的辅助性。第二类受限于续航痛点,现阶段基本上形同鸡肋,用户使用的场景并不多。而对于互联网冲浪而言,更是不值得一提,所以,现阶段的可穿戴更多是通知类应用且与手机配对使用。
取代手机,仍取决于3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进度
可穿戴替代手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可穿戴的“小”与手机屏幕的“大”之间的矛盾。当前手机的主流屏幕是5-5.5吋,对于可穿戴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点取决于3方面技术的突破:1、柔性器件的商用;2、电池续航技术;3、人机交互技术。
柔性器件
对于柔性屏而言,目前已经商用的是曲面,三星S6 edge做到的是两侧曲面。其演进路线是曲面->折叠->柔性。业内普遍判断是2016-2017年将有望得到规模商用,主要制约因素是工艺良率与成本。2014年10月,三星SDI成功研发可弯曲电池,加上石墨烯技术在近两年的技术突破,可弯曲柔性电池将成现实。加上之前在智能手机已发展起来的柔性电路,可穿戴设备真正“弯曲”可穿戴已不再遥远,三星2014年推出的腕部设备Gear Fit就已搭载柔性屏幕,但离梦幻柔性仍有距离。如果柔性屏以及柔性电池等器件能够规模商用,将是可穿戴取代手机的关键一步,实现携带时小应用时大的按需而变。
电池续航技术
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续航一直是可穿戴之痛,特别是“+移动通信模块”可穿戴之痛,实时无线连接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是一种奢望。我们看到续航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倪端,包括新电池材质的研发试验、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快充技术的普及、无线充电的成熟,这些都是可穿戴未来走向独立的有力支撑,电池续航的供需矛盾已接近拐点,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需待时日。
人机交互技术
在人机交互领域,iPhone普及引领了触摸交互方式,但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采用触控显然是违背人性的交互方式,语音、姿势(手势)、图像识别等解放双手的交互方式更加适合可穿戴产品。新兴交互方式,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准确度待提高,而机器智能学习、云端大数据的兴起,将是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的福音。在新兴的交互方式中,语音交互具备在可穿戴产品规模推广的条件,也符合可穿戴设备的解放双手的使用场景。姿势(手势)识别,类似智能手机,也可借助传感器在可穿戴产品中得以广泛应用,专门用于捕捉人体姿势的穿戴式产品也将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情景。图像识别、眼球识别等由于技术、成本、体验等限制,规模商用还需等待。
智能终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是交替上升的。在功能机时代,相比硬件性能而言应用更匮乏(电话、短信);后来,智能OS的出现解决了应用丰富性的问题。而现在,随着应用的极大丰富与耗电大户的不断攀升,到了屏幕、续航等关键硬件必须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了!3大瓶颈技术突破之时,就是可穿戴终端取代智能手机之日,进入“智能手机+”阶段。
物联网 Android 传感器 蓝牙 电路 无线充电 相关文章:
-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语音抄表系统(11-28)
- 基于ANDROID4.X的智能电视电脑一体机的设计方案(02-17)
- 大联大控股世平推出多款无线智能照明LED调光解决方案(05-13)
- 面对小米难题针对智能家居的三种解法(08-03)
- 可穿戴技术发展面临的终极挑战(07-21)
- 一文读懂NB-IoT智能锁,这就是问什么ofo和摩拜共享单车一定要做的原因?(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