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LAN的Mesh网络和PMP网络性能比较
时间:06-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2 路由维护过程
(1) 如果在数据报的逐跳传输过程中发现链路失败,则可以由中间节点使用缓存中的可用路由来代替原头部中含有失败链路的路由,同时向源节点发送路由错误报文。
(2) 中间节点监听路由错误报文以删除失败路由(减小缓存错误路由信息的影响)。
(3) 如果路由失败,则由源节点重新开始一次新的路由发现过程。
(4) 如果节点发现数据报头部的源路由中包括自己的ID(例如由于拓扑变化而产生更短的路由),可以主动发送路由响应报文告知源节点存在更短路由。
3 仿真参数设置,仿真结果及分析
仿真工具选取的是OPNET,仿真范围为300 m*300 m,MAC层采用的是IEEE802.11协议,在节点固定的情况下,比较基于DSR的PMP和Mesh网络的性能。仿真参数设置如下:
Data rate(bps):2Mbp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Frequency Hopping
Start time(seconds):100.0
Packet Inter-Arrival Time:exponential(1)
Packet Size(bits):exponential(1024)
Destination IP Address:Random
Stop Time(seconds):End of Simulation
仿真中,在相同的负载下,选取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端到端时延(Delay),吞吐量(thouhput)。端到端时延指的是将数据包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节点所需要的延迟时间,吞吐量为每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量。仿真结果如图3~图6所示。
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负载条件下,Mesh网络的吞吐量大于PMP网络的吞吐量,Mesh网络的时延小于PMP网络的时延。基于DSR路由协议的Mesh网络的性能优于相同负载下与其具有可比性的PMP网络的性能。
4 结 语
无线Mesh网的组网能力强,灵活方便,具有自适应性、可靠性、可扩充性等优点。在成熟的宽带无线接人中,例如在IEEE802.11和IEEE802.16,都已引入无线Mesh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线Mesh技术将使宽带无线接人更加灵活方便。
(1) 如果在数据报的逐跳传输过程中发现链路失败,则可以由中间节点使用缓存中的可用路由来代替原头部中含有失败链路的路由,同时向源节点发送路由错误报文。
(2) 中间节点监听路由错误报文以删除失败路由(减小缓存错误路由信息的影响)。
(3) 如果路由失败,则由源节点重新开始一次新的路由发现过程。
(4) 如果节点发现数据报头部的源路由中包括自己的ID(例如由于拓扑变化而产生更短的路由),可以主动发送路由响应报文告知源节点存在更短路由。
3 仿真参数设置,仿真结果及分析
仿真工具选取的是OPNET,仿真范围为300 m*300 m,MAC层采用的是IEEE802.11协议,在节点固定的情况下,比较基于DSR的PMP和Mesh网络的性能。仿真参数设置如下:
Data rate(bps):2Mbp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Frequency Hopping
Start time(seconds):100.0
Packet Inter-Arrival Time:exponential(1)
Packet Size(bits):exponential(1024)
Destination IP Address:Random
Stop Time(seconds):End of Simulation
仿真中,在相同的负载下,选取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端到端时延(Delay),吞吐量(thouhput)。端到端时延指的是将数据包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节点所需要的延迟时间,吞吐量为每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量。仿真结果如图3~图6所示。
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负载条件下,Mesh网络的吞吐量大于PMP网络的吞吐量,Mesh网络的时延小于PMP网络的时延。基于DSR路由协议的Mesh网络的性能优于相同负载下与其具有可比性的PMP网络的性能。
4 结 语
无线Mesh网的组网能力强,灵活方便,具有自适应性、可靠性、可扩充性等优点。在成熟的宽带无线接人中,例如在IEEE802.11和IEEE802.16,都已引入无线Mesh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线Mesh技术将使宽带无线接人更加灵活方便。
仿真 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OPNET的小型网络仿真及分析(04-08)
- APOX软件在A+B频段无线网络规划中的应用(06-26)
- 基于GUI的跳频OFDM系统仿真设计(03-03)
- 基于CPLD的RS-232串口通信实现(04-23)
- 2.5 Gbps收发器中1∶2解复用电路的设计(09-17)
- 填补网络 SoC 设计前端与后端验证的差距(09-19)